“行,听你的。”
随后双方对账,清算完毕,重要的事务也已商议妥当。
林向安这才回屋歇息。
翌日清晨,吃过早食后,林向安换上青绸圆领袍,戴方巾,整理好后我便与林桥一道,赶往县城。
今日讲学的时间定在辰时,县学门房早已在外等候多时。
见到林向安,立刻上前迎接,将他引入学堂。
周教谕见他到来,笑着招呼道:“林孝廉,请落座。来人,上茶。”
随从很快奉上茶水。
周教谕轻抚茶盏,含笑说道:“昨日段孝廉前来讲学,学生们听得十分振奋,今日,还望林孝廉多讲些备考心得,众人知道你要来讲学,都翘首以盼。”
“老先生,晚生定不负所托。”
此前,林向安听过县学邀请的其他举人来讲学,如今他考中举人,也明白大家最关心的内容。
大多会讲备考的策略,或者四书五经的阐释。
总是讲很多虚的,似是而非的内容。
“有你的这番话,老夫也放心了。”
周教谕欣慰地说道,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
然而,话题突然一转,周教谕想起了一件事,便问道:
“此去乡试,学报已停数月,听闻林孝廉即将备考会试,这学报可有何安排?”
学报自停以来,周教谕已有几次听到学子们的询问。
外县也有人前来打听学报的情况。
学报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着不小的帮助。
如今林向已成为举人,学报的事本是由他一手操办,后续事宜,理应与他商量。
回来后,林向安一直忙碌,把学报的事抛之脑后了。
如今周教谕当面提醒,这才想起来。
“晚生惭愧,这几日忙碌于其他事务,竟未曾细想学报的事宜。如今我离开县学,不日将赴京,这学报的负责人,恐怕得重新安排。”
周教谕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林孝廉一手办起的学报,那就由你来做安排,必定稳妥。你这边可有合适人选?”
原先学报他交给了孙文石、段昊初两人负责。
但段昊初也成为了举人。
就剩下孙文石了,这事还得和他商量。
不过学报所在的文思苑,一下子出了两个举人,必定有许多人希望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