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型社区的构思

陈光良则很轻松的说道:“不,我只会让它重获新生!”

沙逊一愣,随即笑道:“果然是年轻人,我期待那一天,记得邀请我!”

“当然”

随后,沙逊便转身离开!

此时的大华酒店,开业已经六年时间,建筑物其实也不算老,但关键是新的豪华饭店来势汹汹,势必会让大华饭店难以经营。

沙逊如此问,显然也是没有把大华饭店当回事,刚刚的话不过是‘玩笑’而已,当然也有针对的意思。

接下来,陈光良认识了不少人,对他以后有用的,他会主动递上名片,例如汇丰银行大班史蒂芬。

史蒂夫拿着陈光良的名片,说了一句话:“如果陈先生有沪市的优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我们汇丰银行的大门也是向你敞开的。”

汇丰银行一般不会给华人贷款,最多也就是买办作为中间人,但若是有社会名望的人,他们又会直接和其做生意。

陈光良说道:“好,多谢史蒂夫大班,我会记下你的话!”

言下之意,真会找你们汇丰银行合作。

当天,陈光良收获颇多。

南鲸政府的财政·部果然在8月初宣布,没有取得银行牌照的公司,是不能吸纳存款。

这一步,既是想将民间财富收拢在中央银行,同样也是防止社会金融秩序混乱。

永安公司的郭琳爽一听颁发这样的制度,连忙跑到南鲸财政·部去申请牌照。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已有‘永安储蓄银行’备案,伤令更名再核,永安公司主持人郭琳爽急得走投无路,只能约虞洽卿会面。

“虞先生,我知道你备案‘永安储蓄银行’是为了钱,而不是真的想开这家银行。所以,不妨说个价格出来!”郭琳爽开门见山道。

虞洽卿故意说道:“哈哈,我说郭先生,你没事惹陈光良这个年轻人做什么。说实话,这次我也是受他的拜托,去南鲸财政·部申请这个牌照。”

陈光良若是在现场,一定会大骂虞洽卿无耻,自己赚大头,却把他作为挡箭牌。

郭琳爽一愣,随即想到上次洗涮陈光良的事情,随后有些不信的说道:“是他?”

他还真不信,倒不是不信陈光良会不会干这种事,而是有些不信陈光良有那么聪明,知道南鲸政府要颁布这样的法令。

虞洽卿笑而不语,沉默片刻才说:“二十万大洋”

这钱赚的很轻松,他也不全部拿,事后还这边给南鲸财政部5万大洋,而他确确实实拿到15万大洋。

郭琳爽知道,他和虞洽卿本来就不对付,一个属于粤派,一个属于宁波帮,这次也只能任由宰割。

不然怎么办,难道还要换招牌不成?

“行,就20万大洋。”

陈光良带着庄俊一行人,来到大华饭店周围视察。

关键‘大华饭店及周边’的60亩地,建筑设计是交给‘庄俊建筑事务所’,但设计理念和大概,却是出自陈光良的手笔。

“庄先生,我的想法是拿出50亩地皮,修建150幢四层高的洋楼,这个洋楼拥有阳台,仿佛置身花园城市;同时,这150幢四层高的洋楼组建成一个大型的社区,围起来保护业主的安全和隐私,而中间还涉及一个花园和游乐场,供社区业主享用.”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区’概念,也称之为‘小区’,类似后世香港的‘大型屋邨’。

庄俊一边听,一边拿笔记录,随后说道:“我考察过长江地产前面开发的新式里弄,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长江物业’发挥的作用,保安可以二十四小时巡逻、保洁能保证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确实让业主住得很舒服。陈老板说的这个大型社区概念,让我真的耳目一新,整体感觉就是一个隐藏在闹市区的世外桃源。非常的好!”

足足600层,一层按照平均居住7人计算(这个时代多生),便是4000多人的社区。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人口集中点了,当然和难民区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