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98:哑巴吃黄连

若要反击,与袁绍展开口水战,刘备的情报网络远不及袁绍,消息传播速度也比不上对方,如此一来,不仅占不到便宜,反而会落得个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结果。

如今人们只是听闻刘备治下不稳,一旦开启口水战,双方毫无保留地相互抹黑,真不知世人又会听到些什么。

袁绍甚至无需下令,袁氏故吏在收到刘备指责袁绍的消息后,便会自发地抹黑刘备。这是他们的义务。根本无需考虑如何阻止他们帮助袁绍。

刘备手下有郑玄、孔融等名士,单论声望,袁家不足为惧,即便加上其麾下出身大族的荀谌等人,也未必能稳压刘备一头。

然而,刘备的情报网络不够发达,在消息传递方面始终处于劣势。

再者,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挑起争端,刘备麾下那些立场本就不坚定的世家大族,恐怕会立刻倒向袁绍一方,到时候,各种麻烦定会接踵而至,诸如刺杀、恐吓、煽动造反等等,不一而足。

将袁绍逼急了,对刘备而言实在没有多少好处。

袁绍这步棋,可谓阴谋与阳谋兼具,暗中策划动乱,明面上又笃定刘备不敢在舆论上进行反击,早已将刘备的反应算计得清清楚楚。

咱俩都收一收神通,我没有动用袁家的全部力量,你也掂量掂量把我逼急了的下场。

但凡刘备能提前得到一点风声,袁绍此举便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单论谋士的质量,刘备麾下有法正、长孙无忌、徐庶、是仪、孙邵等人,已然不逊色于袁绍,或许在数量上稍有差距,但也无伤大局。

然而,暗箭难防。

就拿长平之战来说,秦国早早便精心谋划,从赵国更换主帅那一刻起,整个战局便完全进入了秦国主导的节奏。

秦国笃定赵国必定主动进攻,因而有充足的时间潜心研究如何击败赵国。

莫说换了个赵括,即便将武庙十哲放在赵国主帅的位置上,在四十六天的时间里,说夸张些,他们或许都难以周全地考虑到白起此前经过长时间设想的赵军所有可能战略。

别的不提,只有不知道百里石长城那条小路,谁来都得跪。总不能说某位将领在某场战役里后方安排了兵力 他就会在每场战役中都在后方安排兵力吧。

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完全没有威胁,百里石长城再往后走快到邯郸了,是个正常人就会把兵力调到前方。

荆州关羽后方安排兵力那是因为后方是东吴,他又没在益州方向安排兵力。

况且,就算想到了,在赵括为帅的那个时间段,赵国的内政状况已然决定了其失败的结局。

这起事件最终以刘备下令处死五名俘虏而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