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朱家有喜

朱标光是看着各地的汇报,就已经焦头烂额,而且这仅仅是汇报而已,真实的情况可能比这个还要糟糕。

然而,朱元璋倒是比朱标要淡定得多。

这样的场面在他看来,不过是小场面罢了,他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一代王朝的开国皇帝,尸山血海的走出来的铁汉子,硬骨头,他是真正的铁血皇帝,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势力可以让他妥协。

“既然他们喜欢斗,那就斗斗看。”

武英殿。

“臣吴伯宗,郭翀,贾敏,叩见皇上。”

朱元璋含笑看着眼前的三个年轻人,道:“你们三人进入朝堂也有四年之久了,干得不错,没有辜负咱对你们的期望。”

这三人正是大明洪武三年首届恩科的前三甲,进入朝堂后,分别在六部工作历练,表现得都很不错。

听了朱元璋的话,三人连忙再次叩头,回道:“皇上知遇之恩,臣等肝脑涂地也无可报答,只能勤勉工作,为皇上,为大明尽绵薄之力。”

“很好!”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问道:“你们三人,是咱钦点的大明首届恩科前三甲,咱这一次叫你们来,是想问一问你们,你们觉得,朝廷现在推行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两道政策,孰好孰坏?”

“臣以为……”

状元吴伯宗没有犹豫,率先开口:“为民牧者若能爱善而少取之,则民亦渐臻丰裕,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累,减一分则民沾一分之泽。皇上推行的这两道政策不仅精妙,而且是利国利民之良策,摊丁于亩,免无地之民丁银苦累,使黔首得脱催科之困,官绅同纳,法行至公,破百年缙绅优免之弊,令赋税均平而国用足。此二者相辅相成,既充盈国库以固国本,又纾解民困以聚民心,实为利在千秋的德政。”

“不错,此乃尧舜之仁,兼商鞅之断,上利社稷,下安黎元。”

“若能顺利推行,天下万民,莫不感颂圣主如天之恩!”

郭翀和贾敏也是点头。

作为有良知的读书人,当然知道这两道政策意义。

朱元璋点头,道:“但是现在,这两道政策推行很不利,遭到了地方大户的强烈对抗,咱也能理解,毕竟祖制嘛,岂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但是,为了咱们大明的未来,这个税收制度一定得改!”

三人点头。

朱元璋继续道:“咱也知道,想要一下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难度确实太大,所以,咱的意思是,还是先在一些地方推行,树立典型,然后再向全国推广。”

“咱想,就在咱的老家凤阳府以及淮西一带先推行,给全国打个样。”

三人都想到了试行这个法子,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皇上竟然选择了他的老家。

要知道,他的老家可是涉及最多也是级别最高的官绅,现在朝堂中的重臣要臣,大多数可都是出自那里,要先从那里推行,阻力肯定是最大的。

可一旦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那么接下来全国范围内推广可就容易多了。

“知道为什么是淮西吗?因为淮西现在是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解决了,剩下的次要矛盾就会容易解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