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积弊根深方寸乱,利刃欲指万顷田

“孔明,进来吧。”余瑾应道。

诸葛亮缓步而入,手中轻摇羽扇。他见余瑾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便知晓其心中所虑,微微一笑道:“主公可是在为如何彻底根除卢颂等老臣的势力而烦忧?”

余瑾点了点头,没有隐瞒:“不错。今日之事,看似我们占了上风,张元伏法,吏部也暂时落入我们能影响之人手中。但陛下的态度,却让我意识到,想要真正撼动卢颂这些人的根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诸葛亮在余瑾对面坐下,眼神深邃,轻摇羽扇:“主公所虑极是。这些世家门阀、朝中元老,之所以能够尾大不掉,势力盘根错节,其根源并不仅仅在于他们在朝堂之上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更关键的是,他们掌握着这个国家最核心的几种资源。其一,是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本是至理。但如今,大量的良田沃土,却通过各种手段,或明或暗地集中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中。他们隐匿田亩,逃避赋税,坐拥万贯家财,却让国库日益空虚,百姓流离失所。”

“其二,是书籍与知识。书籍作为知识传承的载体,长期以来被少数人垄断。寒门子弟想要读书识字,难如登天。而这些世家,却坐拥书城,子弟自幼便能接受最好的教育。”

“其三,便是由此衍生的人才晋升通道。科举取士,本是为国选材的良策。但长年累月下来,考官多出自世家,评判标准也难免有所偏颇。久而久之,寒门子弟即便侥幸金榜题名,也往往难以得到重用,而世家子弟却能凭借人脉关系,轻易身居高位。如此一来,朝堂之上,自然是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

诸葛亮一番话,鞭辟入里,直指问题核心。

余瑾静静地听着,诸葛亮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钥匙,解开了他心中一些模糊的困惑。

余瑾之前更多的是从权谋和人事斗争的角度思考问题,却忽略了这些更深层次的经济基础和制度根源。

当听到“土地”二字时,余瑾的眼睛猛地一亮!

没错!土地!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土地都是国家和百姓的命根子!这些世家门阀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跋扈,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从而控制了财富和人口吗?

如果能从土地入手,清查全国田亩,限制土地兼并,将那些被侵占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百姓,那么不仅能充盈国库,更能从根本上瓦解这些世家门阀的经济基础!

然而,这个念头一起,余瑾心中便涌起一股巨大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