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劫持

然而,就在这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时刻,一个微小的细节却在不经意间被隧道入口的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了。在棒球帽男子的耳后,一个微型通讯器的反光一闪而过。

车厢内的混乱仍在持续,研究员们的惊叫声此起彼伏,他们的脸色苍白如纸,手中的平板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纷纷掉落,在坚硬的地板上摔得粉碎,零件和玻璃渣四处飞溅。然而,在这片混乱之中,有一个细节却被人们完全忽略了——生物电座椅的织物表面正静静地记录着每个乘客的心跳频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座椅可不是普通的座椅,它们是龙鳞科技为核心人员车辆特别配备的“晶脉”防御系统的一部分。这套系统的每个座椅都采用了最先进的纳米纤维技术,能够极其精确地识别 12 种生物电信号,其中就包括当人处于极度紧张或恐惧状态下,肾上腺素激增时所产生的异常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通勤车的生物电座椅采用的是独立的光纤数据传输系统,而非传统的电磁信号传输方式。这种设计使得座椅的数据传输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能够稳定地将乘客的生物电信号传输到车辆的控制系统中。

此外,生物电座椅的备用电源采用的是龙晶电池,这种电池具有出色的电磁屏蔽特性,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的电磁脉冲干扰。因此,即使在遭受脉冲攻击的情况下,生物电座椅依然能够正常工作,继续记录乘客的心跳频率。

相比之下,车载电子系统(如仪表盘、通讯等)使用的是传统电路,在遭受脉冲攻击后,这些电路迅速失效,导致整个车载电子系统瘫痪。这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技术差异:生物电座椅能够在脉冲攻击下保持正常工作,而车载电子系统则完全失效。

龙近曦在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迅速朝着龙泽湖隧道疾驰而去。他的脑海中,仿佛有一个实时的立体全息影像正在流动,清晰地展示着隧道内的一切情况。

"秦A·LK907,第三通道。" 龙近曦默念着这个关键信息,同时,他的大脑迅速将这个信息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紧接着,他的脑海中瞬间分割出了三个子界面,每个子界面都呈现出不同的重要信息。

左侧的子界面上,是车辆的三维建模图,精确地显示出了车辆的形状、位置以及各个部件的细节。在这个建模图中,龙近曦注意到了一个闪烁着红色亮点的地方——那正是车辆座椅的位置,而这个红点代表着生物电的异常。

中间的子界面则展示着1号乘客的心率曲线。龙近曦紧紧盯着这条曲线,只见它在120次/分的波动峰谷间剧烈跳动,这显然是一种异常的心率表现。与此同时,曲线旁边还显示着肾上腺素浓度的紫色光谱,这个光谱也在疯狂地跳动着,仿佛在预示着某种危险的临近。

而右侧的子界面,则呈现出了车载系统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如同一股股细流,源源不断地从车辆的各个部位传输到中控系统。龙近曦仔细观察着这些数据流,发现它们来自于纳米纤维编织的座椅表面。每一个0.1毫米的纤维束都在向中控系统传输着乘客的皮电反应、体温变化甚至肌肉微颤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判断乘客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都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通勤人员的 β 波频率在 12-38Hz,” 龙近曦的声音像在进行技术讲解,指尖轻点肾上腺素超标 300% 的光谱区域,“而他现在的 γ 波超过 40Hz—— 这是典型的应激状态,说明他的杏仁核正在高速运转。” 画面上,乘客的虹膜数据突然弹出,与龙鳞科技员工库的对比结果显示:“匹配度 72%,虹膜纹理存在 0.03 毫米的人工篡改痕迹。”

在画面中,劫持者耳后的金属芯片逐渐显形,它宛如一个正在闪烁的蓝色信标,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这是某国情报机构植入的通讯模块,其量子签名与研发楼捕获的“夜枭”协议完全一致,这无疑是一个关键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