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年轻工程师小王不禁赞叹:“钱师傅,您可太厉害了,这都能找到问题所在!”老钱笑着摆摆手:“干得多了,自然就有经验了,以后你们也能行。”
在配电室里,闷热得如同蒸笼,各种设备散发着滚滚热浪。年轻的小赵全神贯注地调试着大型变压器,眼睛紧盯着仪器上的各种参数,额头上布满汗珠,双手熟练地操作着控制按钮和旋钮。变压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随着他的调试,声音逐渐变得平稳有力。调试过程中,小赵从仪表盘的反光中,恍惚看到自己的脸与父亲(前电力局长)的照片重叠,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
经过连续多日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战,工程师们脸上写满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待。终于,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声响起,临时电站恢复了供电。不过,临时电站初期仅供应核心区域,像3D打印机这类耗电量大的设备,还需额外安装太阳能板补充电力。技术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太阳能板安装方案,分阶段进行安装,优先保障3D打印机等关键设备的用电。同时,配备了储能装置,以平衡昼夜用电需求,确保3D打印工作能够持续稳定进行。在安装太阳能板的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安装调试,虽然辛苦,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在临时安置房建设区域,一台台巨大的3D打印机整齐排列,犹如科幻电影中的神秘机器。打印机机身由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线条流畅硬朗。这些3D打印机并非负责全部房屋建造,而是进行模块化组装。建筑材料由华夏工厂预制好运输至现场,巨大的打印喷头在机械臂带动下,灵活地将预制模块进行组装,将建筑材料层层堆叠。这些建筑材料经过特殊配方研制,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可塑性。随着打印喷头移动,房屋框架逐渐成型,每一层材料的堆叠都精准无误。框架结构坚固稳定,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随后,工人们迅速跟上,开始在框架上安装门窗。门窗是预先定制好的,材质坚固且隔音效果良好。工人们使用各种工具,将门窗准确安装在框架上,然后进行调试,确保门窗能够顺畅开关。接着,工人们拿起喷枪,将纳米材料均匀地涂刷在墙壁上。这种纳米材料呈现出淡淡的银色光泽,在阳光下微微闪烁,具有卓越的防辐射性能,能有效抵御外界的辐射侵害,为居民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居民们围在施工现场,里三层外三层,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眼中满是惊叹和期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头发花白的当地老工匠,脸上布满岁月的皱纹,一边仔细观察3D打印房屋的建造过程,一边和身旁的年轻人说道:“这新法子造房子确实快,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也不能丢。这房子虽说看着新奇,可咱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说着,他偷偷用传统工艺加固房梁,被后勤部长陈癸婉撞见。陈癸婉没有出声指责,而是默默递上激光测距仪,轻声说:“试试这个,误差更小。”老工匠感激地接过,对现代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旁边一位老者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大声说道:“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样神奇的技术,有了这些房子,我们终于能有个安稳的家了,感谢华夏的帮助,感谢这些辛苦付出的人们。”人群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对援建团队的感激之情。
然而,就在重建工作如火如荼、有序推进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如暴风雨般降临。在一个平常的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居民们像往常一样前往水井打水。老吴第一个来到水井边,刚把水桶放下去,就皱起眉头:“这水咋回事?”只见原本清澈透明的井水变得浑浊不堪,水面漂浮着一层黑色油污,还散发着刺鼻气味,令人作呕。消息迅速在整个地区传开,人们纷纷涌上街头,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满脸焦虑地讨论应对之策。街道上一片嘈杂,人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不安与担忧。孩子们躲在大人身后,眼神透露出恐惧;老人们唉声叹气,脸上写满无奈。
赵甲轩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在临时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内心焦急万分,不断思索解决办法。他立刻召集专业的水利专家和地质勘探团队。战略顾问周壬鹏迅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整个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扫描。在卫星云图中,他发现化工厂废墟渗出荧光绿物质,这与吴乙萱提供的PTSD患者幻觉描述吻合,很快锁定了污染源头——上游一处被战火破坏的化工厂,有毒物质泄漏到了水源当中。
小主,
专家团队先是采用探地雷达对地下进行初步探测,发现地下15米处存在异常。随后,将数字化的战前水利图纸调出仔细对比,惊喜地发现该异常区域与规划中的应急蓄水池坐标重合。为进一步确认蓄水池轮廓,专家们派遣无人机搭载高精度地质探测设备,对该区域进行三维建模。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探测与分析,最终精准确定了蓄水池的位置。
赵甲轩与专家们紧急商讨应对方案,分析从其他水源地引水、打新井以及修复应急蓄水池等多个方案的可行性。考虑到时间紧迫和成本因素,最终决定优先修复应急蓄水池。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一位水利专家提出:“从其他水源地引水,虽然能解决一时之急,但管道铺设工程量大,耗时太久。”另一位地质专家补充道:“打新井的话,地质情况不明,风险较大,而且也需要不少时间。”赵甲轩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最终拍板:“修复应急蓄水池,虽然也有难度,但相对来说更可行,咱们要争分夺秒,不能让百姓们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