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紫阳山持斧遇道,李妪宅悟道谈元

绣云仙阁 麦秸秸 2449 字 10天前

夫妇二人就这样轮流休息,直到天色很晚了,才抬着一捆柴回去。

李老太婆说:“你们夫妇才稍微勤快了一天,又开始偷懒了吗?”

七窍、珠莲跪在地上说:“我们不是喜欢偷懒,实在是因为柴太重了,没有力气,很难运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老太婆说:“昨天挑的柴也不轻,为什么回来得又那么早呢?”

七窍说:“昨天回来得早,是因为有农民帮忙挑了。”

李老太婆笑着说:“你们夫妇也能请人帮忙,今天为什么不请呢?”

七窍说:“今天这条路上没有人,所以我们夫妇一起抬一捆柴,艰难得不得了,到了傍晚才回来。”

李老太婆说:“确实像你们说的,你们夫妇辛苦了。可以赶紧去吃粟米了。”

珠莲、七窍以为李老太婆煮好了粟米等着他们,就一起走进了厨房。

李老太婆说:“今天吃粟米不用筷子,也不用碗,可以用手捧着吃。”

夫妇俩听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担心李老太婆有别的煮粟米的方法,就在厨房里等着。

过了一会儿,李老太婆捧着一个木制的容器出来,笑着对他们二人说:“你们夫妇进山砍柴,到很晚才回来。我今天没有柴生火做饭,这里有几合生粟米赐给你们夫妇,必须全部吃完。不然的话,一定会受到像前几天那样的刑罚。”

夫妇俩非常害怕,勉强一起把生粟米吃了。吃完后,李老太婆说:“吃了这些生粟米,能填饱肚子吗?”

七窍说:“承蒙您老人家赏赐,肚子已经饱了。”

李老太婆说:“既然这样,赶紧把砍的柴一担一担地运回来,把今天的事情做完。”

夫妇俩不敢违抗,只好又朝着砍柴的地方走去,一起抬柴。无奈天色昏黑,抬脚走路特别困难。

夫妇俩一起走,不是被荆棘缠住,就是被茅草刺到,受尽了无数的辛苦。一直到东方天色发白,才把砍的柴运完。

李老太婆说:“柴既然已经运回来了,赶紧去煮粟米,以便吃完后又去砍柴。今天应该早点把柴运回来,要是再像昨天那么晚,绝对不会饶恕你们。”

七窍夫妇答应着走进厨房。不一会儿,把粟米煮好了,和李老太婆一起吃。

李老太婆嬉笑着劝夫妇俩多吃点,脸色和善得像菩萨,温柔得让人觉得可以亲近。吃完后,就催促他们拿着斧子上紫阳山去。

夫妇俩坐在山顶上,想到受到这样的折磨,悲伤哭泣不止。

过了很久,珠莲说:“光在这里悲伤哭泣,有什么用呢?不如把柴砍好,再另外想办法。”

正说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道士从山林里走出来,嘴里唱着:

“世人都想享受福气和权力,却不知道这种福气不能长久留存;有时候兴盛有时候衰败,兴盛的时候高兴,衰败的时候哭泣。兴盛的时候好像上了天堂,衰败的时候就跟进了地狱没什么不同;在衰败的时候受到磨难,还不如跟着我到山里去。修成大道后快乐逍遥,不受人间半点的气;趁着现在年华还强壮,一旦老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唱完后,七窍夫妇急忙跑上前去,跪在地上拉住道士的衣服,苦苦哀求道士指点。

道士说:“指点并不难,只怕你们的心不坚定,半途而废。”

七窍说:“我们夫妇现在正掉进陷阱里,如果道长您可怜我们,把我们夫妇从这苦恼中解救出来,我们发誓愿意修炼大道,不敢违背。”

道士说:“既然这样,你们夫妇今天空着手回去,见到李老太婆,双双跪下。李老太婆问你们要说什么,你们夫妇就同声说:‘不愿再受折磨想要一起修道,从此坚定决心努力修炼;恳请您老人家教导我们,等我们修道成功后一定会报答您的深恩。’只说这几句话,她一定会厚待你们。你们看到李老太婆的所作所为,一一效仿,自然就不会再受折磨了!”

七窍得到这样的指点,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又上前问道:“道长您叫什么名字?一定要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在心里记住并祝福您。”

道士说:“你们听好了,我不是别人,天灵子就是我的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