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新皇登宝,普天同庆的气氛终于来到了州府下面的县镇。
最明显的新气象就是三河镇不论经营的何类买卖,通通都有“酬宾”大优惠。
诸如三文钱的粗叶茶,喝一碗送一碗什么的。
最妙的是卖笑卖艺的青楼乐坊,打底的茶围钱打了五折,可把那些裤裆闲不住的花客们乐坏了,说啥也要嗑药得劲一回。
再有便是兰阳郡主终于等来自京城赶过来的圣旨,好消息是船队终于可以启航了,不好的是新皇与京中勋贵“协商”再派遣十几位才子前往楚国游学交流,而郡主作为那边的王妃理应多多照拂。
兰阳郡主阅信不语,心中冷笑不止,才子?就凭那几个整日混在脂粉堆里的米虫也敢称读书人?
真有出息的话就学学人家陈玉陈公子,都是出身侯门,怎么人家就能文名鹊起?而这群“才子”还需家里要同朝堂协商?
瞅瞅那宣小娘的刁蛮性子岂是照顾别人的“保姆”?
也不知新皇安的什么心思?
反正禁宫的紫衣内侍带来的密信就是这么个意思,气得郡主阴沉着脸直跺脚。
还好只需在边关等他们汇合,要是在三河镇等的话,又不知谁要起性子。
为顾忌周围人多眼杂,麻子等人是在三河镇的镇衙大堂接的圣旨,是专门发给诸位相公的圣旨,旨在挽留他们。
若高文彦等人不想远赴楚国,可就地选择郡府州府县衙“历练”,也可再赴江南诸郡游学历练,那里人杰地灵,商贸繁荣,文风鼎盛是天下学子都喜欢游学的好地方。
且当地的州府县衙官制比较齐全,县衙中的县丞主簿等文官,州府中的佐官司官以举子身份均可担任,若是高相公等愿意到江南游学的话甚至到官衙历练的话只需由县衙州府报给吏部有司批复即可。
可惜连带钱元阳在内的几位都婉拒了新皇的厚待,远赴楚国的初心不变。
新皇正是年富力强时,求才若渴,奈何看好的几位人才并不吃“甜枣”,不过都在他意料之中。
朝议郎张牧之张小郎君另有重用。
新皇欲召回张牧之,从六品的朝议郎,想着让他名副其实,先在礼部衙堂见见事儿,待政务熟悉后调任一方历练。
可惜张小郎君“不识抬举”,婉拒了。
呵呵,一个个的都抗旨不遵。
嘿,那紫衣的禁宫内侍竟然还笑脸相待,气氛半点不紧张。
奇了不是。
新皇初登大宝想干的几件事儿有不顺心的,还能有好果子吃的估计也就眼前这几位大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