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本能,前排冲锋的大西兵丁。全然忘记冲锋,只顾痛苦的哀嚎。
受伤较重的,则是在地上打滚。受伤较轻的,也是丢了手里兵器,抚摸自己的创伤……
啪啪……
虎大威带领的一个旅,也只有四千余人。
要论人数,不及大西军的一个营,还是发起反冲锋。
大明军冲锋也很有讲究。虽然只有一个营的兵马,攻击力丝毫不弱。
第一大队呈横一字阵型,其他两个大队呈斜一阵型,和第一大队互补。
整体呈V字阵型,向着大西军杀去……
每个大队盾牌兵在前,组成一道盾牌墙。身后则是长枪兵,火铳兵。
距离较远时,火铳兵自由猎杀。
短兵交接时。
盾牌兵拼死不让敌人近前,长枪兵在后互补。火铳兵则是装填弹药,适时远程支援。
每个中队的一门虎蹲炮,也发挥他的作用。总是轰击密集的大西兵,或是“照顾”攻击凶猛的大西兵……
两方人马,同是营的编制。人数相差悬殊,达到惊人的一比十一。
大明军的一个营,算上营长也只有409人。人数虽少,还是杀的大西兵,后退连连。
这个后退,自然是以伤亡为代价……
李定国在后看的目眦欲裂。
大西军一触即溃,这种情况也有。就是不战而逃,也时常发生。
只是现在的大西军,不是当初的流民军。
现在的大西军,就是和明朝官军对拼,胜负也是各半。大多数,还略占上风。
现在再和大明军对战,有点超出李定国的认知,仿佛又回到流民军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明军的兵丁,攻击略显疲态,不似先前勇猛。毕竟他们也是个人,不是战争机器,力气都有用尽的时候……
李定国很快看到这个情况,又派出一个营支援。
虽是伤亡大了些,总能消耗些大明兵。
毕竟都不是傻子。大明军的精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那是死一个就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