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对这些细节安排非常满意:";这些措施确实考虑周到。不过,选拔出人才后,如何保证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才能?";
";这就需要配套的考核和任用制度。";李铭接着说道,";我建议实行定期考核制度,根据政绩决定去留升降。同时设立监察制度,防止贪污腐败。对表现优异者要给予适当奖励,对不称职者要及时调整。";
";此外,还要注意人才的合理使用。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suitable的职位,避免因人废事。对年轻人才要给予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曹丕不禁感叹:";如此完善的制度,若能落实,必能为魏国储备大量人才。";
";正是如此。";李铭趁机提出了更深远的建议,";我们还可以建立人才储备制度。除了现役官员外,还要培养一批后备人才。可以让他们在基层积累经验,或者派往边疆历练,为将来担任重要职务做准备。";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进来报告:";启禀主公,蜀国使者求见。";
曹丕与李铭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深意。这个时候蜀国派使者来,必有深意。
";稍后再议人才选拔之事。";曹丕吩咐道,";先去见见蜀使,看看他们有什么说法。";
李铭躬身应命,心中却在盘算。蜀国此时派使者前来,很可能与诸葛亮的北伐计划有关。这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试探一下蜀国的虚实。
来到议事厅,蜀国使者已经在等候。这是一位相貌堂堂的中年文士,气度不凡。
";在下蜀国参军董伦,奉丞相诸葛亮之命,前来觐见魏王。";使者躬身施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参军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曹丕和颜悦色地问道。
";我国丞相有意与魏国议和,以求两国休战,共享太平。";董伦说出了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