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说的对,他们之前的小康同学我们也测试对比过好几次,确实与我们的 GPT-1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这个超级小康,如果网上传播的这些都是正确的,我感觉超级小康起码比我们的 GPT-1领先了一档。”
对于两人的惊讶,奥特曼也没有感到什么意外,毕竟自己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震惊无比。奥特曼从来没想过,在人工智能这一块,居然有公司比 Open公司走得还要快。
但查看了鸿康公司的研发投入后,奥特曼又莫名地感觉到了一些合理。如果 Open公司有着鸿康这么大的研发投入,人工智能的研发就能走得更加快了吧。
但这也没办法,毕竟 Open公司是非营利性机构,成立的目的就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避免技术垄断,让全人类都能体验到最新的 AI技术,研发资金仅有成立时候注资的 10亿美元,除了一开始的注资以外,Open公司就没有了其他的营收了。
而鸿康公司可是有着智能家电和智能手机两个大业务,每月都有着几十亿美元的营收,可以肆无忌惮地大量投入到科技的研发。
现在有了这么强大的对手,或许 Open公司也需要进行改变了,将商业模式从目前的混合结构进一步优化,比如转为“有上限盈利”模式,不然根本没办法继续大规模的投入研发。不过这些都是后面自己考虑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工作都安排好。
想到这,奥特曼直接对着几个负责人说道:“等采购的鸿康设备送到后,就直接安排测试对比吧,我要知道我们 GPT-1跟超级小康的差距有多大。”
下面的几个负责人回应了一下后,这次会议就结束了。
雷德蒙德市,薇软总部,薇软总裁纳德这个时候也看到了相应的报道。相比 Open公司现在才开始对比,薇软公司在超级小康升级的第一天就已经采购到了相关设备进行对比测试了。
毕竟是一家全球性的跨国企业,相比 Open公司的速度还是要快不少。在 Open公司开始对比分析的时候,薇软公司已经拿到相应的测试报告了。
薇软总部会议室,总裁纳德正在跟研发部门的几个负责人开会。
看到众人都到齐后,总裁纳德直接看向了研发负责人。研发负责人看到总裁纳德的眼神后,马上会意地点了点头,就开始介绍超级小康的测试结果。
“超级小康的测试数据已经出来了,根据我们理出来的几个人工智能测试模型对比分析,超级小康目前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已经达到我们设定的 AI阈值。这个 AI阈值是我们乃至整个科技圈都认可的标准,只有达到这个阈值,AI才能有效提升效率并产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