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读书人会说话。
“此从何来啊,纪爱卿。”
乾隆目光微眯,目光眺望向远方的宫门,听到纪晓岚说此话,捋了捋胡须,询问道。
“若不是皇上您有先见之明,同意工部给予援助,那邯郸城下的炮楼碉堡,哪会那么快建成。
他赵清廉纵然聪明,但没有皇帝您的认同和从旁帮助,这样直逼京城的战斗,不会这么早草草结束。”
乾隆微微点点头。
捋了捋胡须。
道理貌似真是这个道理。
一场规模浩大的工程,从来都不会是一个人的功劳,只是有的人功劳比较具备隐藏性,不仔细思考,是发现不了的。
就像战场之上,一场战斗胜利,得到最大功勋的是领头的将军,但将军手底下的副将,参将,统领,乃至士兵们都没有功劳吗?
“晓岚,还是你看问题仔细,全面呐。”
说话间。
宫门咯吱一声打开。
所有人目光眺望过去。
朱红色的红漆大门缓缓而来的同时,伴随着赵清廉的身影。
虽然说赵清廉在完成邯郸的布置后,第一时间就赶回了京城,有保护自身之嫌,但当邯郸城外的胜利消息传到紫荆城这边,皇帝还是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里睡大觉的赵清廉,前来宫中觐见,领取皇恩!
小主,
朱红色大门打开,旁边的太监吊起嗓子,高嚷一句。
“礼部尚书,赵大人觐见!”
紫荆城大。
宫门一道接着一道。
金銮殿这里距离宫门,那距离可是老远。
每道门左右两侧,都有小太监。
每当赵清廉跨过一个门槛,就有太监高声嘹道。
“礼部尚书,赵大人觐见!”
“礼部尚书,赵大人觐见!”
“礼部尚书,赵大人觐见!”
一道道觐见声终于止住……
赵清廉也来到白玉阶梯下,他提起官服的下摆,快步登上阶梯。
来到乾隆面前。
双袖一打,单膝一个跪下。
“臣,赵清廉,叩见皇上。”
乾隆微微眯缝起来的眼睛缓缓睁开。
亲自用手去搀扶。
这样做,一来是因为这次赵清廉确实立下了大功。
二来……他现在掌握这么多兵力,得多感受到皇恩,沐浴到皇恩,才不会生出异心。
要是汉八旗反了,那就真的只能回到北方老家了……老家那边还不知道接不接纳呢,而且苦寒之地,自己怎么受得了?
回不了一点。
目前先依靠汉八旗,后面再慢慢瓦解就是。
这赵清廉六七十岁了,运气好点的话,老都老死了,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不能和当初康熙爷一样,除三藩引火烧身,要不是周培公,大清都要保不下来了。
当时若是康熙爷采用比较缓的方式,等到那吴三桂老死再瓦解三藩将是更优的办法。
眼下,只要赵清廉没有什么反心,忍一时就好。
先用汉八旗把南方收回来才是当务之急。
“赵爱卿,免礼。”乾隆搀扶起来赵清廉,“这次爱卿在邯郸逼退叛军,大功一件啊!来人,呈上朕的奖赏来。”
“知道爱卿不缺银子,所以,朕给你准备了一份好礼!”
“来人,把朕珍藏的,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拿来,赠于赵爱卿!”
听到乾隆吩咐。
小条件端过来托盘。
掀开红绸。
乾隆亲自拿起,展开。
这可是他的真爱啊!!!
舍不得,舍不得。
但是如今赵清廉的功劳,也只能赠送这样的礼物了。
徐徐展开。
其余众大臣也都纷纷趁着这个机会,想要一饱眼福。
只见字帖之上,有王曦之的大印,还有……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其它印。
什么【乾隆御览之宝】、【太上的最爱】、【都是我的菜】等等字样。
赵清廉接过,字帖之上的印,是乾隆的私印,他最爱的事情,就是把绝世书画盖满自己的章。
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印,看来是真的舍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