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付自安便朝着西北方向,慢慢的逛了过去。
……
付自安不知道的是,此时在大愆寺之底的大平台上。士子们仍在苦苦的抄写苦经。
而山长和一众学修则已经把灵纹器收了起来,然后在桌上铺了一张织锦灵纹布。
这张织锦灵纹布由南客居制造。上面按照山长的要求,以金线织成灵纹锦。之后灵纹大师又以灵识为刀,在灵纹锦上镌刻了灵纹,做成了这张「灵脉照鉴」。
它的作用就是以灵脉之光做照,以鉴魔渊的情况。
比如,刚刚付自安所见之灵纹,实际上便是这「灵脉照鉴」的投射。目的就是让士子们更容易见到细微的魔气。
同时,魔渊的情况也会反映在「灵脉照鉴」上。
照鉴之上有朦胧的灵光,那便是灵脉之光。在灵脉的蒙光中,还有其它光点驳杂。魔气、魔妄为紫黑,士子则为金白带紫。有了修为的异兽,也会有紫金交加之相。
山长造此照鉴,就是为了让大愆寺能够提前预见魔道之动向。比如,当魔妄大量聚集,魔气翻涌扰动时,便说明它们有大动作。如此也好提前应对,不至于整个大愆寺忽然被毁,封印险被突破。
照鉴亦可向下逐层探查,但是到了中层之后效果就不大了。因为那里魔气太盛,由照鉴观之已是一片紫黑。魔渊之底更是不可探,恐遭反噬。
这次,让士子们试炼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是可以验证下此「灵脉照鉴」之功效。
……
山长与几个大苦修介绍完「灵脉照鉴」之种种后,其中一个大修士便向山长认真行礼,他说:“劳山长费心了。”
山长知道开口的其实是菩如,便也客气的还礼:“大愆寺承苦太重,我们理应分摊一些。”
等两人客气了一番之后,便是分为轻松的交流。大苦修们心中的疑问,也好向一众学修提一提。
于是便有大苦修,指着照鉴上的一个特殊光点问道:“这是什么?是不是有人被魔妄缠住了?”
山长也向那光点看去,这光点与其他士子是不一样的。
其他士子的光点多半是呈金紫融合的状态,说明他们此时是三元合一的。而苦修指出来的这个,则是一个代表士子的金色光点,与一个代表魔妄的紫色光点完全的重合。
这说明这个士子和自己的魔妄,位置上重合。但状态上并未一体,它们仍然有所隔。而且他也在接近魔气、消除魔气,行动跟其他士子别无二致。
山长看着照鉴沉思了一会,随即便开始掐算起来,片刻后他飒然一笑:“哦,就是个普通的士子。应该是这「灵脉照鉴」偶有谬误。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如此庞杂之灵纹,偶有错乱也正常,不妨事的。”
大苦修闻言,当然是不放在心上,笑着点点头。
倒是一旁的大学修们,全是凝眉不语。
他们想不通啊,这种情况是怎么出现的呢?这谬误是怎么造成的呢?奇怪啊……不应该啊!可山长已有定语,众人也就不好再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