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所担任之官职,臣实不敢有过多奢求,只愿能够尽自己微薄之力,为陛下分忧解难,为我朝百姓谋福祉。至于具体官职,一切全凭陛下圣裁。”
说罢,余长芝低下头去,不再看皇上。
皇上听完余长芝的话,只觉得有些意思。说自己没有城府的人,却能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这样的人,与永宁侯府在他心中的印象,是半点都不一样。
那永宁侯世子只一眼,他就能看出来,是和永宁侯差不多的性子,心中没有多少城府。
而这个余长芝,不愧是今科榜眼,城府与心机配得上他如今的身份!
这样的人,放到哪里用好呢?
皇上扫过琼林宴上的大臣,目光最后锁定在了翰林院学士冯韶光身上,把人放在他那里,再调教一番,想来不出几年,就能用了。
.
皇上目光如炬看向的余长芝,缓声开口道,“那你可愿意去翰林院任职啊?”
这一问,让整个琼林宴上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随之聚焦到了余长芝身上。
余长芝听闻此话,面上惊喜,但很快便回过神来。
他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恭敬而又坚定地回答道,“回陛下,臣愿意前往翰林院效力!能由陛下赏赐官职,实乃臣之幸事。在此,微臣多谢陛下!”
说罢,余长芝深深地叩头行礼,以表自己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而与他同是新科进士的人,无不羡慕的看着他。居然能在琼林宴上,就得到了皇上赏赐的官职。
他们这些人中,除了状元,榜眼,探花郎,其余进士都要等着户部的安排。
运气好能得到一个微末小官,运气不好,不知道要候补多少年,才能得到一个官位。
不过,谁让人家与永宁侯府有关系。永宁侯又是皇上的心腹大臣,但凡永宁侯举荐的人,皇上都能赏赐一官半职。
只有坐在最后面的齐思瑜,听到余长芝要到翰林院任职,心中莫名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