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君子五道、君子五德

她沉默了一会,先就如何做才是君子,给出了古代圣人对此的回答。

“《论语?宪问》篇中,有专门的记载……”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

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

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

将古籍的记载说完,钱雅婷低头沉默,神色不自觉地带上了一拘谨。

她自然明白柯迪娜教授问自己君子话题的意思,默默地等教授再次询问就对了。

果不其然,教授真的问了。

“那夏启如何?”

“……”

钱雅婷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细思之前的古籍记载。

古代圣人口中君子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修己做到“敬”,此为“克、伐、怨、欲不行焉”的个人控制层面。

其中“克”指的是好胜,“伐”指的是骄傲,“怨”指的是忌恨,“欲”指的是贪婪。

修己做到好胜、骄傲、忌恨、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

当然,古代圣人认为,能够抑制这些恶德不表现出来,只能算是很难得,但还不足以称为仁,也就还差了一点意思。

第二层境界,修己做到“安人”,此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范围影响层面。

第三层境界,修己做到“安天下”,此为天下大安的超理想层面。

但第三层的君子是一种几近完美的境界,没人得做到,上古圣君尧、舜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