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可这对我们商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投票的财富门槛是以小市民为主的中产阶级难以企及的。

其实,所谓的中层阶级本质上是不存在的,

他们和所谓的下层阶级一起,受到上层阶级的剥削。

上层阶级扶植一些中层,就是为了分裂被剥削者,巩固权力。

幸运的是,财产投票通常也受到知识分子的支持。

这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倡导社会变革、教育普及和文化发展的利益集团。

当选举制以财产投票的形式平稳运行多年后,

民众的识字率就会在知识分子的推动下逐渐提高,使民智得到开发。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进行资格性选举制的改革时机就到了。

这种选举形式下,投票的财富门槛大大降低,具有特定地位的识字公民拥有了投票权。

这意味着投票的人群扩大到了更多职业,

除了最底层的工农,或者受歧视群体,其他人基本上都有参与投票的可能。

从资格性选举制过渡到普选制基本没什么阻力,就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李国助上辈子那个时代,普选制就是很多国家的法律。

但要注意的是,在工会势力起来之前,也就是工会还未形成党派之前,

工人群体的选票往往会被教会或小农分走,导致工会很难抬头。

这说明权力分配其实对应着生产关系,对应着生产力,并非越民主就越适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