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御史嗤笑了一声:“薛大人还是年轻啊。当务之急是平息民意,你反对陛下降罪己诏,难道有更好的办法?”
薛虹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朗声道:“民意如水,流言为波。
击之,则涟漪阵阵不断;观之察之,则潋滟渐平。流言的根本在于蝗灾,蝗灾解,则流言不攻自破!”
严唯忠花白的眉毛动了动,侧目看向薛虹:“薛大人此言未免太过轻率了?若是不去遏制流言,任其传播,会引发何等的后果?”
薛虹不卑不亢,先是对着严唯忠拱手弯腰一礼,随后继续道:“灭火灭其根,撅水撅其源。
流言是一颗种子,蝗灾就是它的土壤。只要解决蝗灾,那流言自然也就没有成长的机会。
晚辈可从未说过任由流言肆虐,只不过,防民口,不该甚于防川。
让百姓说话,天不会塌下来的!
若是如此的话,不过是抱薪救火,掩耳盗铃。
流言是听不见了,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如之奈何??”
说完这些后,薛虹撩起衣摆,手持笏板跪在殿上:“陛下,臣愿请命,至灾区坐镇,帮助地方镇压蝗灾。若无成效,愿受责罚!”
偌大殿内,只余清朗铿锵之音回荡。
文武百官在这一刻瞬间寂静无声。
因为他们仿佛在薛虹身上,看到了昔日朝中公认的顶梁柱,黄锦黄老大人的身影。
隆庆帝看着下方的薛虹,眼底一时恍惚,下意识抬手向前伸去,随即又反应了过来,立刻收敛情绪,脸上重新扬起笑容。
看看!!这才叫朕的学生!朕的女婿!!
“说的好!!既然如此,朕加你为两省赈抚节度使,调兵符,两省府兵尽归你调遣。
朕记得曾经赐过你一枚扳指。可在手中?”
薛虹抬起右手,扳指赫然在手上。
“好!景瑜你持此扳指,凡赈灾期间,有地方官员抗命不遵,或是阳奉阴违,五品以下,先斩后奏!五品以上,有权先抓后查!
京城正四品以下官员,由你挑选助你赈灾!”
“臣,恭领圣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