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胸无大志
他抬了抬手,示意张俊往旁边走。
两个人往田间地头去,在人少的地方继续交谈。
“这500瓶的茅台批条,的确能为兴盛酒楼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兴盛酒楼的名气在长丰县稳固下来,但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这500瓶的茅台批条,还应该从这次的事情之中发掘出更多的价值。”陈浩说道。
“什么价值?”张峻问道。
一个月500瓶的茅台皮条,他已经很满意了。
在长丰县里能算是第1位,有了这么多的茅台批条,随便拿几瓶去走亲访友,都是非常有脸面的事情。
“自然是借助茅台的批条,争取跟其他酒厂合作,茅台可以说是行业的标杆,咱们能拿到茅台的批条,再利用批条去跟省优质名酒,像是松江大曲,还有襄樊特曲合作,是不是能拿到更多的酒水批条?”陈浩道。
“甚至可以去跟五粮液,跟汾酒之类的酒厂合作,是不是也能拿到他们的酒水批条?”
茅台的产量和销量,放在这会儿实际上并不是最多和最大的。
五粮液和汾酒都不差。
但是论在最上面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认可程度,茅台却占有很大的优势。
早在1971年的时候,总理办公厅往茅台厂打了电话,关心茅台厂的上游水源问题,特意嘱咐上游不能再建厂矿,以免影响茅台的水源。
前两年的时候,最上面的领导还对茅台的产量也做出了关心,提出茅台的产量要达到1万吨才行。
这样的关心,足以代表茅台的地位!
对茅台的信心,哪怕是茅台厂的厂长,可能都没有陈浩足,每个月500瓶的批条,陈浩自然是不满意的。
必须利用这500瓶的批条,做出更多的事!
“这个法子倒是没问题,但是就怕会引起茅台那边的反感,毕竟他们给了我们每个月500瓶的批条,已经算是很照顾了我们了,我们又转过头跟其他的酒厂谈合作,谈批条,会不会引起茅台厂那边的不快?”张俊担心这一点。
生怕触怒了茅台厂那边,最后连500瓶的批条都没有了。
“刚刚跟你说的话,你就忘了?跟大单位,大厂合作,不要试图用可怜,凄惨,求得跟对方的合作机会,而是应该从价值互换这方面去考虑。”陈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