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不提这一茬了

整体的社会趋势,只要产量,不要质量,重速度,轻质量。

这个思想不仅仅是体现工业行业,包括教育行业其实也有。

早些年,在一些地方,甚至提出了一年之内普及小学和初中,更有甚者,提出来在7天的时间内普及初中和小学教育。

更荒诞的是,并且作为案例,在全国进行宣传。

“茅台厂比市酒厂的情况要好多了。”朱茂林说道,“茅台上至少周厂长是坚决进行改革,坚持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将产品的质量跟工资收入挂钩。”

“市酒厂在这方面还是缺少一些魄力。”

他想了想,大概觉得说的这么直白不太好,又补充了一句,“我自己就是市酒厂的职工,干了许多年,按理来说,不应该说市酒厂的不是,但实事求是的说,情况的确如此。”

“这也怪不得酒厂的领导,因为市酒厂的利润大部分都是要上交的,在职工工资收入方面,领导能做的实际上也很有限,要向上级部门申请,上级部门同意了才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做得好的,不能得到奖励,做得差了,也不处罚。

市酒厂跟茅台厂学,弄起了产品质量检验科,可实际却是东施效颦。

说是要控制质量,结果做的好的做的差的一样,职工的动力就不足,这件事情肯定就不好执行下去。

国家层面,对大厂的关照要多些,好处和坏处都有。

坏的方面来讲,厂里的领导做什么事情,时时刻刻都会被盯着,很多地方轻易不能动,好的方面来说,如果要进行改革,也会先从这些大厂进行改革,支持力度也会更大些。

改革的试点,也会从大厂进行。

茅台厂的周高廉能对员工的工资和收入进行改革,哪怕范围很小,但也得到了上头支持,这方面的小改革能进行。

市酒厂就没有这样的支持。

“国营单位的利润,是要统筹统支的,大部分的利润都要上缴国家财政,一般的单位想要拿取一些利润作为他用,很难。”陈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