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也有为自己考虑的一面,担心这种模式下,陈浩后面会不会突然觉得不赚钱,真要那样,两人肯定得要回茅台厂。
补贴没有了。
到江城来有几个月了,每个月的补贴,陈浩都及时的给到两人的手上,吃住方面也比在茅台厂的时候要好得多。
杨艳和苏小娟两人这几个月胖了几斤。
除了远离家人,跟家人见面不方便,其他方面都比在茅台厂的时候要好上不少,两人都有些舍不得离开茅台专卖店。
“我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做生意首要的是赚钱。”陈浩笑着说道,“专卖店装修的这么好,不会浪费。”
他看着杨艳,“你说的这个,先前跟周厂长谈的时候,也有提到过,酒水行业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大,相关部门对酒厂的管理也会越来越松,会给酒厂更大的权利。”
“现在茅台厂的产量、销售等等之类的都是计划的,但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放松些,比方在原有产量基础上,作出1%,5%,甚至10%的浮动。”
“浮动的这部分产量,茅台厂能自己处理,决定怎么销售,不需要票。”
这其实就是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真正的实施要到1985年,这一个措施是企业众多自主权利的一项,正式的实施虽然要到1985年,但实际上早在1981年左右就有不少的单位被允许,可以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超计划产品。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单位在选做试点,提前搞价格双轨制。
计划内的东西,保证了,计划外的,厂里能自己做主。
分田到户能提前,茅台厂的工资方面的改革能提前进行,价格双轨制的试点,自然同样也能提前进行。
茅台厂就是很好的一个试点。
陈浩开专卖店,主要还是将主意放在这方面,如果能拿到茅台厂的超计划产品,获得自主销售权力。
不止能赚钱,还能获得更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