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感激地冲刘公公点点头,回应道:“刘公公的这番苦心,我一定铭记于心。刘公公的每一句叮嘱,也都是对我与母后的深深关怀与殷切期望。我定会将这些话牢牢记住,时刻提醒自己,不负您,也不负母后所望。”
王后说道:“刘公公说的,也正是本宫所想的。刘公公没事的时候,就常和太子爷多说说,耳濡目染多了,他就进步了。”
刘公公说道:“是,王后娘娘。”
这时,一旁的将军插话道:“刘公公, 楚王这次派人来传旨,末将本不该妄加猜测,可是末将心里总悬着王后娘娘和太子爷的安全,所以想斗胆问问刘公公,可否知道是什么内容吗?”
太子说道:“刘公公,我也想问这个问题呢?”
刘公公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说道:“这,老臣确实不知道楚王的旨意具体是什么内容?一路过来的时候,我也曾试图从柳公公那里套出一些话来,可他呀,却像是吃了秤砣一般,铁了心,不肯透露半个字,守口如瓶,我也是无可奈何。”
将军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沉声问道:“刘公公,您觉得柳公公此次来传旨,会不会对王后娘娘和太子爷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刘公公轻轻地摇头,目光中也透露出一丝忧虑。沉默片刻后,刘公公忽然抬头看着将军,缓缓地说道:“将军,老臣也确实无法预知楚王旨意的具体内容,也不敢确定是否会危及王后娘娘和太子爷的安全。既然将军提出了这样的担忧,那老臣也斗胆向将军提出一个假设如何?”
将军说道:“刘公公有话请直说,末将定当以实相告。”
刘公公说道:“将军,老臣只是假设一下,如果柳公公此次来传旨,真地会危及王后娘娘和太子爷的安全,将军您到时会如何应对,有没有具体应对的方案呢?”
王后说道:“刘公公,你呀,就不要为难将军了。楚王是君,将军是臣,将军怎么可以妄自揣测楚王的心思呢?再说,本宫和太子爷的生死在天,岂是人力所能影响地?”
刘公公拱手说道:“王娘娘说的是,老臣只是有些担心而已。老臣相信王后娘娘和太子爷定有上天保佑,但做些防范还是有必要的。”
将军这时,上前一步,对王后说道:“ 王后娘娘,太子爷,刘公公,末将在这里对上天发誓,定当竭尽全力保护王后娘娘和太子爷的周全。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末将都会誓死守护,绝不让您们受到任何伤害,哪怕是丝毫的伤害。虽然楚王为军,末将是臣,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楚王的本心定不会加害王后娘娘和太子爷,有心者必然是那个女人,她不是末将的君,所以末将也没有必要和她讲什么君臣名分,所以请王后娘娘,太子爷,刘公公放心,有末将在,就没有人敢在这里打您们的主意。”
刘公公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郑重地说道: “好,有将军这句话,老臣也就放心了。王后娘娘和太子爷有您这样的忠臣虎将守护,实乃楚国之幸啊。”
说着,刘公公对着将军也深深地鞠了一躬,眼中满是诚挚与感激。
将军连忙上前扶起刘公公,语气中充满了谦逊与尊重:“刘公公,您的礼,末将实在受不起呀。王后娘娘平时和末将说话时,不止一次提到刘公公,对您的忠心耿耿和大勇大谋赞赏有加,末将听了,心里对您只有敬佩与感激。末将别的不说,只会以自己的生死来保卫王后娘娘和太子爷。”
刘公公笑道:“将军,您可别这么说。您受的起老臣这一拜。这不仅仅是老臣个人的感激,更是代表楚国百姓对您深深的敬意。您保护王后娘娘和太子爷,就等于保护了咱们整个楚国呀。您的这份大智大勇,咱们楚国人永远都将铭记于心,不会忘记。”
将军说道:“刘公公,您的心意末将心领了。其实,末将的心和您的心一样,与楚国百姓的心也是一样,咱们都是为了楚国的未来。只要王后娘娘和太子爷安全,咱们楚国就还有希望。”
这时,王后说道:“听了你们的话,本宫就非常放心了。不过本宫也想说几句,你们啊,暂时不用太过担心。他们目前还不会对本宫和太子采取什么不利的行动。毕竟,这里距离京城遥远,他们想要加害于我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非他们将我们召回到京城去,但依本宫看来,此时此刻他们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刘公公好奇地问道:“王后娘娘为何这么肯定?”
王后说道:“那个女人先是把我们母子赶出京城,自然也就对她构不成威胁。接下来,她的重要任务是要在王宫,在京城,乃至在全国形成她的权力网络,建立她的权威,这些都需要时间,她现在还顾不上我们母子俩。所以我们暂时是安全的。等她一旦掌控了全国后,那时才是我们母子俩最危险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军说道:“可是,王后娘娘,末将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