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对太子和小队长说道:“边境局势可以从有表面和背面两个角度去看。表面上,我们上次成功荡平了五部落联军,赶跑了周边邻国的援兵,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从背面,也就是深一层面来看,我们并没有占多大的便宜,最多算是没有吃亏。”
太子问道:“将军,为何这么说呢?”
将军说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样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些部落,包括周边邻国的实力并未真正被削弱。除了大虎王被斩首,三豹王逃跑时被击毙外,但其他三个部落的首领还在,他们军事力量,包括大虎王和三豹王的部落力量都还在。”
小队长问道:“将军,我们上次不是打了胜仗,为何我们不趁胜削弱他们的实力,起码将活捉的三个首领全部杀掉。”
将军说道:“我们,包括王后娘娘何尝不希望如此呢?但王后娘娘知道我们的实力不允许我们这些做。“
太子问道:“为何,难道我们的实力比他们弱小吗?”
将军笑道:“若单个拿出来比较,我们不比他们弱小,但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加上有诸侯国支援,我们就明显处于下风。你们也都知道,京城的那个女人勾结柳公公他们盗窃军粮,弄得将士们饭都吃不上,本将为此还让小队长经常带人夜里出去抢周边部落牧民的食物。将士们的生活都尚且如此,周围百姓们的生活就更可想而知了,他们只能流离失所,到处乞讨要饭,边境将士无士气,百姓无民心,军营哪里还有战斗力?哪里还有军心和民心去抵御叛乱?”
“后来,要不是敌人走错了一步棋,要绑架王后娘娘和太子爷,而王后娘娘也就决定将计就计,深入敌穴,用自己做人质为末将赢得了时间,包围了他们,这样才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其实是以智谋取胜,不是凭借实力。如果单凭双方实力,按照他们预先的规划,我们极有可能会输掉那场战争,而且输得会很惨,所以说,上次胜利,我们只能说是险胜。”
“之所以王后娘娘不杀他们,还要加以安抚,一是王后娘娘心地仁慈,不愿过多杀戮,希望双方和平相处,同时王后娘娘如此考虑,也有基于我们实力方面的考虑。一旦双方结下仇怨,那么今天按下葫芦,明天必然起了新瓢,他们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起兵造反。而我们还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实力,但这却需要时间,就比如刚完成的春耕,如果没有粮食,别说打仗了,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而春耕需要时间,安抚周围的百姓也需要时间。所以娘娘才不杀他们,放他们各自回去。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彼此不结怨,缓解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矛盾。 这样一来,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卷土重来,再次挑起战火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说到这里,将军笑了笑,冲王后说道:“王后娘娘,末将说完了。”
王后说道: “将军说的非常好,本宫再补充一点,边境周围除了刚才说的二狼王他们,边境上还有其他诸侯,对我们也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他们不是不打算侵犯我们,而是在等待时机,在等我们出错,其实他们早已经在暗中积蓄力量,做好随时向我们发起攻击的准备。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边境的安宁,所以本宫才说,将军身上责任重大。”
将军神情肃然,拱手说道:“王后娘娘所说极是,末将每日不敢有丝毫懈怠,心中时刻惦记着国家的安危。对于目前的边境局势,末将其实已经暗中做了些准备,就是以备万一。”
王后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好奇与赞赏,她微微前倾身子,问道:“哦?将军能否向本宫透露一二,你究竟做了哪些准备?”
将军微微一笑,说道:“末将原打算要向王后娘娘禀告地,不料京城方面忽然出了事,所以还没有来得及,这些准备工作,太子爷也有参与,末将还是请太子爷亲自给王后娘娘讲讲吧。”
王后笑道:“好,本宫也来听听,莫儿做为将军的副官,有没有取得进步?”
太子笑道:“母后,这都是将军的功劳,孩儿只是参与了一部分。”
王后笑道:“参与也是成长,跟着将军慢慢学,毕竟贪多嚼不烂。”
太子在众人的笑声中开始讲解:“将军为了孩儿此次出征,做了非常细致而周到的准备。首先,我今日出征时所带的人马并不多,因此没有引起太大的动静,这也是为了麻痹敌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我出发之后,将军会安排一次大型的军演会操。这场会操规模宏大,就是要让敌人的侦探看到,让他们误以为边境的人马并未减少,从而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京城方面若得知我带兵不多,也会因此放松警惕,对我产生麻痹心理。这样一来,我便能趁机突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布局。实际上,将军已经暗中分次分批地为我增派人马。这些人马会不动声色地离开军营,之后在追赶大部队,确保在我到达京城时,他们能够与我顺利会合。这样一来,我手中的兵力将会大幅增加,足以对抗北方的四大王。”
王后听罢,微微地皱眉,不无忧虑地说道:“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即使是暗中调动,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蒙蔽对手,让他们暂时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但纸包不住火,时间一长,他们定会察觉到其中的端倪,发现我们边境军营空虚,到那时,周边邻国就会蠢蠢欲动,一旦他们出兵,军营必然难保,而边境一旦被突破,你们前线也就会两面受敌,到时可就功亏一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