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忠孝难全

太子摇摇头,说道:“先生,我对即将开展的决战有很大的把握,天上王他们连续遭受两次打击,已经伤了些元气,况且他们此刻士气必定低下,我们等援军到达,一鼓作气,打败他们问题不大。”

子初疑惑地问道:“太子既然不是为决战之事而担忧,那还会为何事而担忧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说道:“先生,实不相瞒,弟子担忧的是,一旦京城之围被解除之后的事情。“

子初先是愣了一下,但马上又似有所悟,追问道:“太子是否在担心那个女人会找你的麻烦?”

太子点点头,说道:“知我者,先生也。先生您想,京城一旦解围,我必定要入皇宫去面见父王,即使我不想去,父王也必定会召见我。到那时,自然免不了要见那个女人。而那个女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她一定会在父王那里说我的坏话,父王也必定会相信她的话,到时又不知道那个女人给我设下什么陷阱?总之,之后的局势对我极其不利。先生,您帮我想想,弟子该如何自处?”

子初微微倾身,看着太子,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探寻。太子也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子初,问道:“先生,您有话但说无妨。”

子初问道:“太子爷,对于那个女人,你打算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也就是说,老夫想知道太子心中具体有何打算?”

太子轻轻地叹了口气,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无奈的神色,然后说道:“依我之见,我暂时不打算入城。城内局势复杂,一旦我入城,就怕被他们困住,从而出不来。我待在城外,相对而言更为安全。”

子初问道:“太子爷,如果大王有令,召你入城呢?”

太子想了想,说道:“若父王真地召我入城,到时先生可以替我前去面见父王,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他老人家禀报。”

子初闻言,微微点头,随即又问道:“可如果大王责问起来,老夫该如何应答?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太子想了想,说道:“到时,先生想办法替弟子开脱几句,就说敌人猖獗,随时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之势,所以我需继续率兵攻打,消灭敌人残部,誓要将敌人彻底逐出楚国。等功成之日,定当入城觐见父王,当面向父王解释。”

子初问道:“那太子能否对老夫实情相告,你在城外又能做些什么呢?”

太子说道:“先生,弟子对您不敢有任何隐瞒。弟子的想法是这样的,那个女人现在的影响不仅在朝堂上,而且在城外也有她的势力,现在入城,很容易遭受那个女人和她的同伙陷害,不如我利用这段时间,一方面肃清残敌,防止他们卷土重来,以巩固战果。”

“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和先生里外应和,您在城内观察京城的动向,随时通报消息,而我在城外设法切断那个女人与外面一切势力的联系,让她孤立无援,仅仅靠朝堂上的几个人,她兴不起多大的风浪。”

子初闻言,目光微闪,似乎有所触动。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太子爷,老夫觉得这个方法不太可行。我们的时间毕竟有限,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判别那个女人的势力延伸到了哪里?而且这样做太被动,稍微一个疏忽,就可能被她们抓住机会,让我们反受其害。老夫这里倒有一个想法,不知你可愿意听否?”

太子闻言,神色一凛,连忙道:“先生,您但说无妨,弟子恭听您的教导。”

子初看着太子,眼神坚定,用果决的语气说道:“太子,要不我们来个先发制人,快刀斩乱麻,如何?”

太子闻言,眉头微皱,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忙追问道:“哦,先生,此言何意?”

子初压低了声音,解释道:“老夫的意思是,等我们打跑了天上王的人马后,太子先不着急追击残敌,而是立即领兵进入京城,直接清君侧,拿下那个女人,将她处决,以肃清内政。如此一来,咱们便能稳定朝局,再无忧虑。之后,太子再领兵打扫残敌,彻底平定局势。”

太子闻言,一脸惊讶地看着子初,问道:“可是先生,父王那边怎么交代,他一定会说我造反,到时可如何是好?”

子初说道:“两利相横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务之急,就是快刀斩乱麻。大王即使生气,可是生米一旦做成熟饭,他也就没有办法。到时我们再把那个女人耍阴谋诡计的证据给大王看,大王一看,也就无话可说了。”

太子听罢,陷入了沉思。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似乎在权衡着利弊得失。片刻后,太子摇了摇头,说道:“先生,此法不可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