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公闻言,心中感激不已,连忙说道:“多谢二位大王的盛情。能在这里与二位大王一同享用美食,已经是小的荣幸。这鱼肉鲜嫩可口,正合我的口味。”
地下王回应道:“是,小弟听大哥的。”
然后地下王又冲柳公公说道:“柳公公,要不了多久,你与我们就真正是一家人了。到时候,说话办事儿没必要那么客气,也不要讲那么多的礼数。大家随意些才好,这样才显得更亲近嘛。”
柳公公闻言,连忙摆手,一脸认真地说道:“二位大王,这个可不行。您们是大王,我们是您们的子民,子民对大王的礼数可不能废。以后二位大王一旦入主楚国,那可是要君临天下的。二位大王,小的建议您们有些习惯,估计还得改改,未来好君临天下。”
小主,
天上王听了,眉头一挑,疑惑地问道:“哦?那依柳公公所言,我们哪些习惯需要改呀?”
地下王见状,在一旁打趣道:“唉,柳公公,你不会让我们不吃羊肉,改吃鱼肉吧?那本王告诉你,那可不行,本王这肚子可离不开羊肉的。”
说完,地下王自己就哈哈大笑起来,天上王也跟着笑了,柳公公见状,也假装忍不住,跟着笑了。
柳公公笑罢:“回地下王的话,这吃的方面倒不必改。正如天上王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小的想说的是,要改的是君臣之间的规矩。”
天上王笑道:“有劳柳公公说地尽量详细点,我们哪些规矩需要改,如何改变?。”
柳公公说道: “这第一嘛,以前二位大王生活在草原上,住在大帐里,四处迁徙,生活随意。但以后一旦得了楚国,那么二位大王自然要搬进王宫里去住。起码生活起居的习惯就得改了。王宫不能像在草原上那样随心所欲,一切都得按照新的规则变化。”
“再一个,到时二位大王还要有自己的朝廷,要设置百官。那么这些百官对于二位大王必须得讲规矩,懂礼仪。同时,二位大王也得先学会君对臣的礼仪。这样,二位大王未来在文武大臣面前,才有君王的威仪。比如,如何接见大臣,如何和他们说话,这些都有讲究,不能马虎。”
“第三,二位大王的生活内容方面也得有变化。就像这吃饭喝酒,到时二位大王的身边就得有乐师奏乐,宫女跳舞助兴,二位大王才能吃得香。还有逢年过节啊,得举行祭天、祭地、祭祖的仪式,以示对天、地与祖先的敬重。”
地下王听了,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怎么这么啰嗦啊,你说完了吗?”
柳公公摇摇头,笑道:“回地下王的话,小的还没有说完。”
天上王笑道:“二弟,稍安勿躁,柳公公所言不差,以后得了楚国天下,你我身为楚王,自然也是诸侯一员,当然得有个规矩,不然在别人面前会闹笑话的,会让别人瞧不起啊。柳公公,你继续说吧,还有哪些规矩?”
柳公公笑道:“回天上王的话,这规矩还有一条,那就是二位大王得着手编写自己的家谱,建自己的宗祠,以传承家族血脉,让后代子孙都不忘自己的祖先开国之恩。”
天上王疑惑地说道:“柳元帅,不,柳公公,你说的别的,本王还听得懂,可是说到这里,本王有一个疑惑,要问问你。”
柳公公忙躬身,一脸恭敬地说道:“唉,大王有话直管问,小的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上王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便问道:“什么叫家谱?什么叫宗祠啊?本王对此不甚了解,还望柳公公能为本王解惑。”
柳公公微笑着,耐心地解释道:“唉,这家谱啊,就是自己这一脉家族的传承记录。说简单一点,以大王您为例,家谱就会以大王为核心,往下推算出您的孩子、孙子,子子孙孙辈辈。史官会把他们的名字、家世都一一记录下来,让后代子孙都能知道自己的根源。到时家谱还要再往上推,大王的父母、祖父母辈、曾祖父母辈,等等,也都会在家谱上留有名字,这样一来,家族的传承就清晰可见了。”
地下王问道:“你刚才说的是家谱,而至于宗祠呢,它又是怎么回事?”
柳公公回应道:“回地下王的话,所谓宗祠,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家族凝聚力的源头,二位大王以后会明白的。”
“宗祠就是把大王您门的祖先供奉在里面。以后等大王百年之后,您门的子孙辈也会把您门的牌位供奉在宗祠里,以教育后人缅怀先祖,传承家族的血脉与荣耀。”
地下王闻言,好奇地问道:“可是本王不明白,搞这家谱和宗祠,到底有什么作用啊?本王越听越糊涂啊。”
柳公公笑道:“地下王,这用处可大得很呐。家谱和宗祠不仅是记录家族传承的象征,更是证明二位大王是受上天之命,下到人间来统治万民的凭证。因此,大王一定要找一个有名气、响当当的人做自己的祖先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才会心悦诚服,认为大王的统治是合乎天道的。百姓一旦臣服,就不会造反,大王呢,就能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王,治理天下。而这些百姓,也能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百姓,听从大王的调遣,共同维护这个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