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不怕死,那本统领便成全你!来人,他必是李锋的细作,将他拿下,本统领待会亲自拷问!”武胜燕拔出腰刀,指向王凯冷冷地道。
说话间,一帮如狼似虎般的兵卒已经扑向了高台上的王凯,而周围的百姓最终还是没有一起站出来阻止。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不管是皇帝李允隆,还是现在的长公主李荣春,这对父女谁都没有将百姓放在心上。
现在他们敢站出来阻止,必定又被扣上内奸的帽子。
李荣春看到还算安分的百姓,于是决定树立好形象道:“本宫在此承诺!凡守城壮丁,将来家中老幼皆由官府供养;若有伤亡,抚恤加倍。但若有人胆敢煽动叛乱,本宫绝不手软!”说完,她调转马头,朝着皇宫而回。
身后,人群并没有散去,仍旧怒目瞪向那些官兵。他们不怕跟李荣春公然叫板,但这些官兵亦是休想抓他们去送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凯虽然被抓,但他们心里更加认可王凯的说法,而今最好的做法不是让他们到城头送死,而是将夏国交由二皇子来治理。
等李荣春回到宫中,武胜燕来报:“王凯的老师是姜无涯!”
李荣春眼中寒光一闪,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姜无涯那个老匹夫征兵不积极,而今看来,果真是有问题!你将人关起来,先不要打草惊蛇!”
所谓的蛇,自然是指兵部尚书姜无涯。
夏国皇宫,议事殿。
自从宰相王蒙随驾北迁后,兵部尚书姜无涯隐隐成为百官之首,而他亦是站出来表态道:“殿下,强征壮丁已致民怨沸腾,今早东市骚乱就是明证。臣请立即停止此策,以免酿成大祸!”
李荣春不动声色,冷冷地打量着姜无涯:“哦?姜大人消息倒是灵通。只是今早东市骚乱,乃是几个书生而起,不知可认识这这个带头的书生呢?”
她一挥手,侍卫押着那一个白衣书生上殿,正是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书生王凯。
姜无涯自然认得自己的学生,于是沉着脸质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他已招认受你指使。”李荣春缓缓站起,而后亲自取下架子的宝剑:“姜无涯,你勾结叛军,煽动民变,该当何罪?”
“血口喷人!”姜无涯怒吼,亦是摆起老资历道:“老臣侍奉三朝,岂容你一个黄毛丫头污蔑!”
殿中的官员面面相觑,虽然有人为姜无涯说话,但更多的官员还是隔岸观火。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们感受到这位长公主的强势。只是现在对重臣动刀子,虽然是立威了,但似乎并不利于团结。
要知道,姜氏虽然不是什么大家族,但姜无涯的门生遍天下。如今以姜无涯勾结李锋的罪名处置,恐怕很难服众。
李荣春的嘴角上扬,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供状道:“这是你学生王凯的供状,你不仅煽动他带头闹事,他还亲眼看到你跟李锋有密信往来,你还有什么话说?”
“这些都是你们逼着我招供的!”王凯当场翻供,而后恶狠狠地指着长公主李荣春道:“我老师根本没有做过这些事,倒是长公主,敢问可是你有背后操控米价,逼得百姓吃不起米粮?”
咦?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将目光落到李荣春的身上。
这阵子米价飞涨,不仅百姓怨声载道,哪怕他们官员亦是深恶痛绝。只是不知晓谁给那些粮商勇气,米价是一天一个价。
若说长公主李荣春才是幕后的操控者,一切似乎都说得通了。
商人逐利不假,但亦会考虑安全问题。当米价到达一个天文数字,若不是有当政者支持,他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米价飞涨与本宫何干?”长公主李荣春没有想到被反戈一击,但自然不可能会承认。
王凯冷哼一声,却是突然发问道:“你既然调查我,知道我跟姜师是师生关系,那你可知我为了谋生,一直在孙氏米行充当账房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