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庙里的和尚,是一个已经出家四十多年的老和尚,听了两个秀才争论不休的理由,不禁微微一笑。
“关于这座庙的名字,不是什么大事儿,午膳时间到了,我现在要去打齐,等我打了齐回来,再告诉你们。”
“什么,别的和尚都是吃斋,你怎么能把打饭说成是打齐呢?”两个秀才同时质问老和尚。
“我说打齐就是打齐,我从出家为僧到今天,已经吃了四十多年的齐了,难道还会吃错?”
三个人争论不下,决定去问问村里的教书先生,看看到底是打斋还是打齐。教书先生当了几十年的私塾先生,教出来的学生考秀才举人的都有,村里人都知道他是村里学问最高的人。
三个人找到教书先生,教书先生拿起书案上的字典说:“这件事还不容易,想知道是斋还是齐,我给你们查一查字曲就知道了。”
“哎——先生,别的人都是查字典,到了你这儿,怎么就成了查字曲了?”三个人一起叫了起来。
“大惊小怪干什么,我当了五十年先生,查了五十多年的字曲。从我手里出去的学生,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考上秀才举人的,也是数不胜数。你们三个目不识丁的人家伙,有什么权利敢质疑我?”
教书先生暴跳如雷,对三个人对他的质疑,气得鼻子都歪了。四个人争论不休,决定去找当时的大文学家苏东坡。
苏东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轰动一时的大才子。几个人找到苏东坡的时候,苏东坡正在草堂下写诗,听到几个人争论的始末,也不说话,只微微一笑,便在书案上的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字。
“文朝丈庙各自异,
打饭和尚去打齐。
教书先生查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