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郧北

再说,他对手下的流民新兵,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爱护与教导,让他们上战场是生存需要。

而他们在战场上被敌人杀害,那是因为他们技不如人,有什么可说的!

训练的时候就屡次提醒他们,上得战场,就是生死相搏,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有一线生机。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冷兵器时代的残酷厮杀虽然壮烈,但比起热战中,将士们尸骨无存的毁灭性打击来说,绝对还属于人类情感的可控范畴。

郭绍对此一清二楚。

他曾多次要求工匠营和制造工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构图和思路,造出一些划时代的武器出来。

可惜都没有成功。

第一个原因,就是火药制作不出来。

作为现代社会的底层牛马,平时别说接触枪械弹药等武器,哪怕逢年过节放个烟花爆竹,都有可能被人家抓走警告。

更何谈这些武器的制作过程和所需工艺呢?

郭绍对此一无所知!

既然指望不上热武器,那就只有在冷兵器的范围里,努力提高战士们的战争潜力了。

唐山军的新兵一直以来,就是先练队伍的服从性和纪律性,然后才是体能和作战技巧,最后才轮到战略战术。

按照郭绍的预计,这一整套切切实实训练下来,没有一两年功夫,是绝对不可能体现出来的。

可现实是不可能给郭绍这么多时间的。

所以,郭绍最多只将新兵们训练到第二个状态,就要送他们上战场,利用实战来逼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这其中的血腥和严酷,只能由他们自己承担。

扛得住的,有希望成为人上人,扛不住的,沦为时代的炮灰。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就是这么简单!

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流民,在接下来的乱世中,无论如何都会卷入战争的泥潭。

郭绍相信,在他这里,他们所拥有待遇和抚恤,是这个时代任何势力都给不了的。

从吃穿用度到精神财富,郭绍的唐山军都一一给战士们提供了保障,唯一需要他们付出的,就是奋勇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