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紫阳观的规矩

陶争光沉默了,他并不傻,郭绍的意思他也明白了,这是想拉他下水,增加唐山军在师门心中的分量。

至于为了什么,他虽然不是太清楚,但通过刚才的了解,他发现眼前这个青年,心思变幻莫测,令人实在搞不懂他说出的话里,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小主,

他说他对关中不感兴趣,但据自己在战前的了解,唐山军已经往西北方向派出了不少人手。

这些人几乎都是经郧北地区过去的,不仅装扮成流民、商队或者猎户,而且还化整为零地各行其是,彼此好像不认识一般。

这种情况,显然是所图非小。

关中八百里富饶之地,周边哪股势力不惦记,用得着这么小心谨慎吗?

只是如今自己的小命被攥在人家手里,若是不答应的话,恐怕性命堪忧。

若是答应的话,他刚才也说了,他军中已经有两名师门弟子,若是自己再去的话,就显得紫阳观对唐山军的栽培十分深重了。

这不符合紫阳观的利益。

他一直以来的行为虽然荒唐,但却明白师门才是自己最后,也是最好的依靠。

若是因此被紫阳观扫地出门的话,自己的结局也不会好。

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郭绍再次开口道:“在下知道贵宗有一个不近人情的说法,那就是不在同一个地方,聚合起三人及三人以上的师门子弟,防止被世俗百姓所误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陶争气惊讶道:“他……他们连这个都告诉你了?”

说来也怪,紫阳观在天下各地下注,显然是准备走邀月阁的路子,利用辅助新朝的方式为自己宗门增添气运。

但这种说法向来虚无缥缈,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嗤之以鼻。

但紫阳观的打算就是这样,他们没有邀月阁那种望气的手段,却也想在乱世里分上一杯羹。

于是只好选择跟各个有望成事的势力,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系。

既让人家感觉到紫阳观的重视,又令紫阳观的态度不至流露得太过明显。

天下势力看似挺多,但有望成事者却极少,只要紫阳观能在其中掺和一脚,就不愁将来没有兴旺的时候。

但这其中就要注意分寸,乱世刚起的时候,不能在一个势力里下太多的注,免得引起外人的注意。

一个势力最多两个人,超过两个人就要退回紫阳观交代清楚原因。

而陶争光是绝对不想回去的,他屁股底下的屎太多,一旦调查起来,他绝对逃不了好!

只是,该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