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夏的火炮也陆续在出来,骑兵编制也在短时间内暴涨。
军事力量的变强是毋庸置疑的。
后勤呢?
在新政的浪潮中,苏常产业群拉动京畿的商业。
太康九年,银行业的进一步扩大,国家信用的增强,让更多人将白银储存到银行。
这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业的繁荣,与此同时,魏国正式接入银钞结算精盐,让李彦有了增加银钞发行的底气。
也是在这一年,李彦的确开始大范围做量化宽松。
江宁的印钞局日夜不停地印制银钞,这些银钞有相当一部分是拿去购买魏国商品。
货币宽松化,使得大量的货币从银行流入民间,商业进一步繁荣,并且催生了科技的发展。
要知道,李恪留下来的大夏,是一个军事强国,但绝不是一个强盛的大国。
那些年的连年征战,使得大夏民力疲敝。
而李彦一系列的免税、新政、商业、科技发展,都在使大夏的民生快速发展。
既然民生正在快速发展,商业的兴盛推动了船运行业,进一步使得物流繁盛。
并且在商社法的推动下,以及《国家市场经济》这本书的理念普及,社会分工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大浪潮。
专业化分工提升各行各业的效率,那么后勤的物资和效率自然也极大的提升。
军事力量在增强,后勤力量也在增强。
按理说,李彦应该有底气开战了。
李彦的确有底气开战,但现在却不是开战的最佳时机。
现在开战,南北两线战火燃烧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