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魏国的火炮也在批量生产,整个生产线的搭建,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精盐和布匹反而是魏国最赚钱的,一个是走量的奢侈品,一个是走覆盖更广的民生商品。
“陛下,臣说的断掉,不是真的断掉,断掉这些,夏主比我们更急。”贾政道谈笑风生,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夏主之前要求我们承认银钞,无非就是想印钱购买我们的商品,臣看了,今年上半年,夏魏交易最多的是粮食,夏国官方用银钞,在三镇之地购买了大量粮食!”
卢清立刻说道:“陛下,这件事臣正想说,用银钞结算精盐,对我们百害只有一利。我们从夏国买精盐,必须储备充足的银钞。我们储备银钞,就必须卖商品给夏国。诚如右相所言,我们的商品,只有粮食是夏人想要的。这导致这数月大量粮食流入夏国。粮食是战略储备,长此以往,必出大事!”
小主,
魏崇延忍不住点头,之前他答应用银钞结算精盐,也的确是想从精盐赚钱。
本以为储备银钞很容易,哪曾料到现在储备银钞的唯一方式竟然是卖粮食。
贾政道却大笑起来。
“右相何故而笑?”卢清问道。
贾政道道:“我笑你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以后,更没有看到此举深层次的影响。”
“请右相指点。”卢清不服气道。
“我们现在有很多粮食的确卖给了夏人,这看起来,是在资助夏人,实则不然。”贾政道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
“哦?”魏崇延也疑惑道。
“陛下,您知道在一千年前,有一个典故吗?”
“什么典故?”
“北边的齐国,与南边的鲁国之间的故事。”
“你是指齐纨鲁缟?”
“没错。”
魏崇延顿时恍然大悟。
“我大魏有十五州之地,每一州都在平原之上,人口众多,田亩是夏国的十数倍。卖过去再多,都不会对我们有影响,但夏人就不同了。”
贾政道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
“夏人若长期在我们这里买粮食,买的越多,他们对我们的依赖就越高。夏人不是重商么?不出数年,夏国的商人就会多出数倍,而种地的则会大量变少。”
“因为商人赚钱,种地又苦又累。粮食只需要从我们这里买就够了。趋利避害是人生来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