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二)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是一辆超载的老爷车,本来就跑得摇摇晃晃的,结果你还非要让它来个紧急加速,你说,这车能不散架吗?同理,疮家们如果强行发汗,他们的气血就会像那辆老爷车一样,承受不住压力,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咱们中医说的‘痓’病。”

“这‘痓’啊,可不是一般的抽筋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你的身体在抗议:‘主人,你再这么折腾我,我可真的要罢工啦!’具体来说,‘痓’病会让人全身僵硬,肌肉痉挛,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呼吸,那可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啊,咱们对待疮家,可得温柔点,不能像对待那些顽固的污渍,一通猛搓猛洗,而是要慢慢调理,细心呵护。”

“说到这里,我还得给你讲个小故事,让你更直观地理解。从前啊,有个小镇,镇上的人们都勤劳善良,但有一天,镇上来了一群害虫,它们在庄稼地里捣乱,让庄稼长得歪歪扭扭,还害得村民们浑身痒痒,痛苦不堪。村民们就想,干脆来个‘大扫除’,用大水把害虫都冲走算了。结果呢,害虫没冲走多少,庄稼倒是被淹得七零八落,村民们后悔莫及。”

“所以啊,咱们对待疮家,就像是对待那个被害虫侵扰的小镇,不能盲目发汗,大水漫灌,而应该像智慧的农夫一样,细心观察,精准施策,用温和的方法,比如中药调理,慢慢恢复身体的正气,让气血充足起来,这样,那些小恶魔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乖乖投降啦!”

小主,

“总结一下,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可不能像西医那样,一上来就是猛药猛治,那可不符合咱们老祖宗的智慧。记住了吗,小弟子?”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一会儿笑弯了腰,一会儿又紧张得直搓手,最后,他终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仙师,我明白了!这就像玩游戏,不能一味追求快速通关,而忽略了角色的成长和装备升级,不然,最后只会game over!”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心里暗想:“这小子,悟性不错嘛,将来必成大器!”

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一脸好奇地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老是中医界的泰斗,肯定知道‘衄家不可发汗’的道理吧?我这心里头跟揣了个小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的,就想弄个明白。”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还挺会找话题嘛!于是他故作深沉地捋了捋长胡子,清了清嗓子,说道:“嗯,既然你诚心发问,那本仙师就勉为其难地给你讲解一番吧!”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衄家’。这‘衄家’啊,可不是说谁家养了一院子鼻血,而是指那些经常流鼻血的人。这类人啊,体质通常比较特殊,要么是血热妄行,要么是阴虚火旺,反正都不是省油的灯。”

“然后呢,‘不可发汗’这事儿,就好比给一个正在火山口烤火的人再添一把柴火,你说他能受得了吗?当然不能!发汗啊,那可是要调动全身的阳气,通过毛孔把体内的邪气给逼出来。可咱们这位‘衄家’朋友呢,他体内的阳气本来就旺得跟个小太阳似的,你再一发汗,那不就火上浇油了吗?”

“所以啊,要是给‘衄家’发汗,那后果可就严重了。首先啊,你可能会发现他的额头上莫名其妙地凹进去一块,就像被谁用擀面杖擀过一样。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说明他体内的气血已经严重失衡了。”

“再来说说脉象吧。正常情况下,咱们的脉象应该是平稳有力的,就像小溪里的水一样潺潺流动。可‘衄家’一发汗,他的脉象就会变得又急又紧,就像是被谁猛地拉紧了一根橡皮筋似的。这说明他体内的气血已经在疯狂地奔腾了,随时都有可能冲破堤坝啊!”

“还有啊,你可能会发现他的眼睛变得直勾勾的,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眼珠子都不会转了。这可不是因为他突然学会了什么瞪眼大法,而是因为他体内的阳气太旺,已经烧得他神志不清了。你说这事儿逗不逗?本来是想发个汗治治病,结果却把人治成了‘僵尸眼’!”

“更惨的是啊,他到了晚上还睡不着觉了。你想想啊,体内阳气这么旺,就像有一团火在烧,他能睡得着吗?所以啊,他只能瞪大眼睛数星星,看着天花板发呆。这日子啊,过得比失眠的猫还难受!”

说到这里啊,张仲景仙师不禁摇了摇头,感叹道:“所以啊,咱们中医看病啊,讲究的是辩证施治,因人而异。不能看到个感冒就想着发汗,看到个拉肚子就想着止泻。得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药到病除嘛!”

“就像咱们平时炒菜一样,你得根据不同的食材来调整火候和调料。你要是给西红柿炒鸡蛋放一堆辣椒,那味道能好吃吗?同理啊,你要是给‘衄家’发汗,那效果能好吗?非但不能治病,反而还可能加重病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