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制衡王道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来到了弘光二年的一月下旬。

新春刚过,可天气依旧寒冷异常,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割在人们的脸上生疼。

今年冬天,随着夏军辖下渐渐安定下来,百姓们迎来了红薯的大丰收。

相比往年,因冻饿而死的现象少了许多。

又因为年前夏军辖地正式建立了夏王朝,民政各衙门纷纷设立,百姓们的生产生活,有了职责清晰的衙门负责管理。

往日混乱无序的局面,渐渐有了一定的秩序,人们的脸上,也开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周云将自己的夏王府,设在了河南汝阳县。

夏王府的所在地,正是前明朱见泽的崇王府。

夏王府内设文臣六部,武臣六柱,另设军机参赞院统合军政,督察院行使监察之事,向云社管理各社团机构。

这种权力架构,既用六柱将军制平衡各方势力,保留六部王府旧制,向士绅阶层做出一定的妥协;

同时设立军机参赞院统合军政,既融合了明代五军都督府的遗制,又暗合大顺军五营二十二将的传统,

甚至还有清廷后期军机处的雏形。

文臣六部,分别为礼、吏、刑、户、兵、工六部。

各部设尚书、左右侍郎等官职,只是在每部中的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

例如,礼部下设的仪制、祠祭、主客、精膳清吏司和铸造、教坊两个配套司,周云将精膳司的事务划给仪制司,单独成立一个教育司,同时将铸造司划给工部,教坊司改为文化司等。

武臣六柱制,则分为东西南北中上六柱。

周云将各路兵马混合在一起,让他们相互制衡,又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