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铺采用特殊的悬浮设计,减少了因水压造成的不适感;墙壁上安装着可调节亮度和颜色的照明设备,模拟出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线。卫生间和厨房设施一应俱全。
基地采用了特殊的排水和通风系统,确保生活污水和废气能够先储存到基地底部,然后再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沿着管道在较远的区域排入海中,保持基地周围的环境清新。
工厂区是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配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用于生产必要的物资。基地较远的地方就是矿区。大量的海底挖泥船一样的半潜船负责在这种近海环境作业。
大量的矿物会从泥沙中被挖出,然后经过初步筛选输送到海底基地内部。生产区位于基地的一侧,主要负责为基地提供各种物资和能源。和地面不同,海底建筑需要大量的水密舱和减压舱。
这里有海水淡化设备,通过先进的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技术,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使用的淡水;还有食品加工厂,利用海洋中的微生物资源,生产营养丰富的食物。
能源供应则依靠安装在基地外部的潮汐能发电装置,为基地的正常运转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减压室需要的气体就是直接加热海水形成的水蒸气。
海水也可以直接用电能电解海水来获得。氧气可以直接使用,氢气则变成可以燃烧的能源。总之有水的地方,生存和生产就完全不是问题。李月是人类,自然更喜欢按照人类的思维来思考。
海底基地的交通枢纽区连接着基地的各个部分,同时也是基地与外界进行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这里停放着多艘小型潜水艇和水下运输工具。
它们可以在基地附近的海底搜索新的资源采集点,或者与其他海底基地或海面设施之间快速穿梭。交通枢纽区还设有大型的货物装卸平台和人员换乘区域,确保物资的高效运输和人员的安全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底基地的设计是基于生产、生活、生存为一体的,李月对于这种设计并没有特别要求,只要能就地取材就行。有传送门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各个行星自己能充分的进行物资交流。
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上,一艘构思精妙的半潜船破浪前行。这艘半潜船整体呈流线型,船身主体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种钢材打造,能抵御海水的侵蚀与恶劣海况的冲击。
船的上层建筑集中在船头和船尾部分。船头设有驾驶舱,其大面积的强化玻璃能为船员提供开阔的视野,先进的导航、通信与监控设备有序排列,保障航行的安全与精准操控。
船尾则是生活区,为船员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从卧室到娱乐区一应俱全,确保船员在长途航行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了避免被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对玻璃进行专门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