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神农集团,真是财大气粗!”
要知道,眼下几乎没人愿意种地,即便种也没啥好赚头。
普通地块最多只能租300一亩,差点的地方只能收到200。
而那些稍好一点的地也才能拿500元一亩。
但如果是1000元一亩的话,那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要知道就算是自己种粮食,忙活整整一年,一块地最多也就挣一千左右。
听到这里,江有心得跳了起来。
他手里有500亩地,要是转手租出去,一年至少也能拿到五十万。
远超以前种植西红柿所得的收益。
不过,毕竟见过世面,他压制住了心中的激动,追问了一句:“还有第二种办法是啥呢?”
村长解释道:“第二种就是签合同帮他们种西红柿。”
“到时候他们会负责回收,种得多收入就高。”
“按照他们的算法,咱们提供人力物力土地,平均下来一亩地能赚到两万元,所以我推荐采用这种方案。”
听完第二套方案后,所有村民都兴奋不已。
这个方案确实要比前一个更吸引人。
第一个方法虽然每年都固定给钱1000,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和普通土地租金相比,一般土地流转顶多三五百而已。
但神农集团给出的租金却是一千。
高出不少。
这种方式好处就在于省心省力。
只需要把土地交给他们,别的什么都不需要管。
坐等着收钱就行。
然而,另一种则完全不同。
与神农签约帮助他们种植。
农民需自投劳动。
可最终收获也会大大增加。
根据村长所说,利润可以达到前一种方式二十倍。
即每亩每年进账两万元。
比在城里打工强多了。
通常一家有几亩地,少则两三亩,多则四五亩。
以五亩为例,单靠种植就可以收入十万。
这在过去简直想都不敢想的事。
因此许多人半信半疑。
“这事儿当真么?”
“真有这么好的待遇?”
“天上掉馅饼的事儿竟然轮得到咱?”
”该不会是个骗局吧。”
“是呀,神农不会坑咱们吧?”
“条款确实是太优厚了...”
村民们既希望是真的,同时也怀疑是否真实可信。
毕竟这件事听起来实在太难以置信。
“你们想想,骗你们干啥?” 村委会领导大声道,“神农有多大的名堂?全国顶尖的企业之一啊!怎么可能骗人?”
“为啥这么优待嘛?还不是想回馈咱们地方上的乡亲们呗。”
“他们是咱家乡出来的企业,支持本地农业建设没啥不对劲的地方对不对?”
听了这话,众人似乎醒悟过来:
嗯,这么有名的公司应该不会耍手段。
应该是真心诚意想做点什么。
“哎呦,刚才还真是有些顾虑过头了。” 大伙纷纷表示,“神农不可能蒙咱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对,大家安心就好。”
“我选第二种方案!”
“同意第二个方案。”
“除非家里面劳动力不足,否则肯定不会选择第一项啊。”
"不错, 要按头一个法子算, 钱实在是太少。”
“不不,准确说是比起第二个来显得少了点。”
院子中充满欢声笑语。
大伙儿热烈讨论着未来前景。
代忠立也很是开心。
凭借手中的机械设备优势,一旦签订合约,那可赚大发了。
“哈哈,好运终于来了。”
憧憬着美好明天。
正高兴之时,突然有几位同乡向自己走来。
代忠立心里顿时涌起一股不安。
果然不出所料,对方走到跟前略带尴尬地说: “ 忠立哥, 之前我们让你承包的地,如今想要收回自己耕种了。”
“啊???”
代忠立一脸震惊。
这五百多亩田地原本就不全是他的私产。
而是从前通过土地租赁协议获得其他人家的地使用权。
支付租金其实并不算多,每亩三百左右.
代忠立愣住了。
他站在田边,看着面前的村民,心里却是波澜起伏。
刚才还在梦想着今年能大赚一笔,没想到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击。
他合作社经营的五百亩地,现在成了村民们争论的重点,那些曾同意以每亩三百元的价格把地租给他的村民,现在却反悔了。
三年前,当村里的田地闲置,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无力耕种的时候,是他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方案。
他和村民们签订了二十年的合同,每年都按时交租金,本以为一切顺利,没想到三年过去,一切都变了样。
神农集团要在这里搞番茄种植项目,导致这片土地的价值直线上升,现在的年租金竟然涨到了两万块。
对于那些原本只盼每年挣几百块钱租金的村民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大家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想要得到更多的收入,甚至不惜违背以前的约定。
代忠立又气愤又无奈。
他知道这些乡亲们不是生性贪婪,生活所迫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但是合同是白纸黑字,一旦签了就该遵守,这是最起码的道理。
“你们太过分了。”
代忠立怒气冲冲地说,声音响彻田野,但却没有动摇到村民们的态度。
一个村民说道:“忠立啊,别怪我们。
如果你能给一万五千元一亩的地租,我们就把地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