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净土十疑论导读》

净土十疑论 妙音0 5016 字 1个月前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前面是约着临终的接引,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有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这样子的成功率比较高;第二个是约着现生的安乐。就是说,身为阿弥陀佛,他的特色,就是他有八万四千相,相当中有八万四千微妙的好,而且每一个好当中,有种种的光明,来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出自于阿弥陀佛的第三十三愿──光明的摄受愿,就是你忆念他的名号,阿弥陀佛就以光明来照摄我们,使令我们身心调柔,业障消除。

我们讲一个念佛感应的故事:

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大陆江苏省有一个厨师,这个厨师以前是做荤的,所以造了很多的杀业,后来改做素食。做了素食以后,他一方面做素食,一方面只要哪一个地方有打佛七,他就去参加。他要做早餐、午餐,午餐做完以后,晚上没有事就到大殿去随喜念几枝香,只要大陆各地有地方念佛,他就会去参加。几年下来以后,他的大儿子生了病,往生之前经常做恶梦,晚上睡觉的时候,手又抓、脚又踢的,非常不安宁。

有一天大儿子醒过来,就跟他父亲说:这段时间我在睡觉的时候,经常有人干扰我,非常痛苦。昨天晚上那个干扰我的人出现了,他跟我说我前生造了很多罪业,所以今生要往生的时候就会有这些痛苦。我问他说:那应该怎么办呢?对方告诉我说:你父亲身上有很多阿弥陀佛光明的功德,只要你父亲答应你,把光明分一部分给你,你就能够把这个罪过消除掉。

这个时候做儿子的就非常高兴,有希望了,第二天早上就问他父亲说:父亲啊!你可不可以把你阿弥陀佛光明的功德,分一部分给我?他父亲说:我平常很少念佛,怎么分一部分给你?他儿子说:没有关系啦,你只要答应就好。他父亲就说:好啊,可以啊,我就把我阿弥陀佛的光明分一部分给你。诶!他讲完以后,从此以后睡觉就没有再出现事情。

这个作者在最后就讲一个评语说:这个厨师还没有真正的念佛,也可以说信愿还不具足,他只是护持别人打佛七,工作做完了,晚上闲着也闲着,看到别人念佛,就顺便进去念几句,也没有真心的念佛,但是你看他的身心就累积了很多光明的功德。

这个作者说:如果他真心的念佛,那还得了!所以,为什么一个法门会让这么多人来赞叹,这个地方有它的深义。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圣号,它有很多本愿的加持:

第一个、我们讲临终的接引,你的心经常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临终弥陀现前的力量;第二个、光明的摄受,你每天跟佛号这样在一起,你肉眼上虽然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是事实上你的身体就出现一种弥陀的光明,这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光明,就是消除罪障的一种征兆。所以阿弥陀佛的圣号,第二个他的光明特别殊胜,这是他第三十三愿所成就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理由:

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这个是讲十方诸佛的称叹。说为什么我们今天一门深入,一定要以阿弥陀佛为第一个门呢?

因为我们看《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讲到,只要释迦佛在赞叹阿弥陀佛功德的时候,讲到最后都有十方诸佛的现前,来证明只要念佛的众生,一定可以成就弥陀本愿的摄受,而使令业障消除,乃至于往生净土。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法门能够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表示这个法门的普遍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个就是我们从法义的抉择,我们选择阿弥陀佛当我们第一个感应的理由。

好,我们看总结:

故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作一个结论:阿弥陀佛的一个特色,他的本愿加持力,对这种极恶众生,偏有因缘,这个地方很重要。阿弥陀佛对我们这些所谓的弱势团体、对我们这种障深慧浅的众生,他的本愿对我们有太大的加持力。如果你今天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其实你选择一门深入,你不一定要选择阿弥陀佛。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业障凡夫,阿弥陀佛的本愿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第一个、光明的摄受,现生消除罪障;第二个、在我们临终的时候、颠倒的时候、内忧外患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两个理由都太重要了,所以说他有这个愿力,对我们来说就有特殊的因缘。

在其他的诸佛当中,很少有佛陀有这样特殊的加持,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切的经论及历代的祖师当中,乃至十方诸佛在教诫他们自己的弟子,都是殷勤叮咛以阿弥陀佛当做第一个本尊相应的理由。

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一个众生忆念每一尊佛,跟每一尊佛产生感应以后,这一尊佛对我的加持力,就决定于这尊佛的本愿。我们可以从平常的生活来理解,比如说我们依止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他发的愿是喜欢广结善缘、修习福报,他的愿力是这样子,你跟他在一起,你肯定很快能够成就福报,因为他的本愿就是这种力量;另外一个善知识,他的本愿是专门弘扬佛法、开启智慧,你跟这个善知识在一起,你肯定很快增长智能。

也就是说,每一尊佛他本愿的功德是不同的,所以你跟每一尊佛接触的时候,他对你产生的加持力、救拔力,就会有所不同,是这样子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摩伽陀国有一个国王叫做频婆娑罗王,这个频婆娑罗王有一个大臣,晚年才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就从地上涌出一只金色的象,所以大家就把这个小孩子称为象护。这只象平常的排泄物都是黄金,因为它每天排泄的关系,所以他们家的黄金就不断的增加。

长大以后,这个象护就骑着这只象到处的游玩。有一天在整个王宫的宴会当中,阿阇世王就跟这些大臣的儿子玩在一起,大人跟大人玩、小孩跟小孩玩。这个阿阇世王就说我们家有很多很多的珍宝,别人也说他有什么珍宝,等到象护的时候说:我们家有一只金色的象,每天都能够出现很多的黄金。这个时候,阿阇世王就生起了贪心,他内心就发愿:等到有一天我做国王的时候,我一定要把这只象夺过来。

后来阿阇世王把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关起来,让他活活的饿死,杀了他父亲以后,就自己做国王,他回忆他过去的誓愿,就请象护来到王宫参加宴会。这个时候,象护的父亲就跟象护说:阿阇世王是一个坏人,你去参加他的宴会一定是不吉祥的。象护说:没关系,我跟他以前是好朋友,没问题的,所以象护就坐着象去参加这个宴会。

但是参加完了以后,阿阇世王就说:象护啊!你一个人回去就好了,这只象就留在这个地方。象护没有办法,就一个人回去了。但是这个象护得到这只象是福德所招感的,不是他人能强夺的,所以他回到家以后,这只象就从王宫的地下沉没,回到自己的家里,因为这样子就得罪了阿阇世王,所以他父亲说:你现在的生命有危险,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出家。

古时候要是犯到死罪,能远离死罪唯一的方法就是出家。所以象护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勉强出家了,出家以后,后来就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一个比丘托钵的时候,旁边跟着一只象威仪不好,后来释迦牟尼佛教导说,你应该对只象说:汝出去!汝出去!汝出去!念三次,后来这只象就离开了。

弟子们就问佛陀说:象护为什么一出生就有象来保护他?乃至于后来能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在释迦牟尼佛法中成就阿罗汉?

佛陀说:在迦叶佛的时代,有一个商人,这个商人经商圆满以后,得到很多财宝。这一天在回家的过程,经过一间寺庙,有法师在讲经,他偶然到里面去听经,听了以后起欢喜心。他离开的时候到大殿去拜佛,礼谢三宝,这时候他发现在本尊迦叶佛的旁边,有一尊当来下生释迦牟尼佛。我们知道,所有贤劫千佛来到人世间,都是先生到兜率天,然后乘六牙白象而降生。但是当来下生释迦牟尼佛的象,有一点剥落了,所以他就出钱把这只象作一个修整,顺便把象上面的当来下生释迦牟尼佛也作修整,再安上黄金。这个时候跟释迦牟尼佛结缘、跟释迦牟尼佛乘的六牙白象结缘,所以生生世世招感象的出现,乃至于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跟他出家做他的弟子,最后在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得度。

就是说,这个法界有三世诸佛,每一尊佛都代表一种加持力,而这个加持力的来源是他的本愿。你看,释迦牟尼佛刚好有本愿来到娑婆世界,而象护又刚好跟释迦牟尼佛结缘,刚好机感相应,就得度了。

所以一切法因缘生,当然因缘是你决定的,因缘是由你的心来引导的,你今天跟阿弥陀佛的圣号不断的结缘,一次又一次的忆念他,这尊阿弥陀佛就对你产生四十八种力量──四十八愿,包括现生光明的照摄、也包括临终的接引,乃至包括他很多很多的功德。而在整个三世诸佛的本愿当中,对我们末法极恶的众生来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对我们是最有效率的,这个就是为什么刚开始我们以阿弥陀佛为本尊的理由,因为他的本愿殊胜。

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