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校长,目前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听到冯海涛提及产业转型的困境时,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询问:“那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咱们目前做了哪些尝试呢?”

赵宇飞接过话茬,表情略显凝重:“林市长,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像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我们也积极招商引资,希望吸引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带动本地产业的升级。但实际效果还不太明显。很多企业主对转型升级存在顾虑,毕竟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市场前景并不明确,他们担心一旦转型失败,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林小满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说道:“这确实是个普遍存在且棘手的问题。传统企业转型,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单纯的政策支持还不够,更要让企业主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打消他们的顾虑。我觉得可以组织企业负责人到转型升级成功的地区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转型升级后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显着提升,这样或许能更直观地让他们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冯海涛和赵宇飞对视一眼,眼中同时闪过一丝认同的光芒。冯海涛紧接着说道:“林市长这个建议好啊,我们之前确实忽略了这种直观的引导方式。很多企业主对转型升级只是停留在理论认知上,没有亲眼看到实际效果,所以一直犹豫不决。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相信能让他们更坚定转型的决心。”

随后,林小满将话题转向民生领域,表情变得更加严肃:“那在民生方面,目前青山县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民生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要高度重视。”

小主,

赵宇飞认真地回答:“林市长,目前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上。一些偏远乡镇的学校基础设施相当落后,教室破旧,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也十分薄弱,优秀教师留不住。在医疗方面,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与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些稍微复杂的病症,患者就不得不去市里就医,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也耽误了治疗时间。”

林小满表情凝重地点点头,语气坚定地说:“教育和医疗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医疗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防线,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我们要尽快整合资源,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比如,可以开展教师、医生轮岗交流制度,让市区的优秀教师和医生定期到基层服务,同时也为基层的教师和医生提供到市区学习进修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会议结束后,林小满一行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青山县的一家颇具规模的传统制造企业。还未进入厂区,便能听到车间里传来的机器轰鸣声。走进厂区,只见高大的厂房整齐排列,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企业负责人李总早早就在门口等候,看到林小满一行,赶忙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恭敬,但也难掩忧虑之色。

林小满一边在李总的陪同下参观车间,一边仔细询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李总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林市长,您看我们企业,一直都是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在运营。我们也知道转型升级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您瞧瞧,这设备更新换代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新技术的研发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新产品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实在是有些犹豫,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啊。”

林小满拍了拍李总的肩膀,目光坚定而充满鼓励:“李总,你的顾虑我完全能理解。转型确实意味着风险,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转型,企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政府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为企业转型保驾护航。而且,我们可以帮您牵线搭桥,与专业的科研机构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力量,降低研发风险。您要有信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李总听了林小满的话,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花:“林市长,您这么说,我心里踏实多了。之前我们确实是孤立无援,心里没底。有了政府的支持,我回去再和股东们好好商量商量,争取尽快做出决定,跟上转型升级的步伐。”

离开企业后,林小满又来到了青山县的一所偏远小学。校园里,孩子们正在简陋的操场上玩耍,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操场的地面坑洼不平,周围的围墙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缝。教室的墙壁斑驳陆离,脱落的墙皮露出里面灰暗的水泥。课桌椅也显得破旧不堪,不少桌椅上都有修补的痕迹。林小满走进一间教室,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他心中一阵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