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们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您来指导工作好久了。”

然而,引进这些新兴产业项目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设备购置,再到技术研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时,相关的技术人才也极度匮乏。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产业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难以持续推进。”

李建民接着补充道,表情略显凝重:“还有就是观念的转变也并非易事。一些干部和企业长期以来对传统矿业形成了高度依赖,他们习惯了现有的发展模式,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在推动转型工作时,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转型工作的进度。”

林小满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资金方面,我们必须拓宽思路,多渠道争取支持。一方面,要积极向上面申请专项扶持资金,详细整理我们县的转型规划和发展需求,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兴产业项目中来。对于技术人才问题,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我们的项目中来,还能为本地培养一批技术骨干。

至于观念转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必须加快推进。要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类培训、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张正明和李建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豁然开朗的光芒,频频点头。张正明说道:“林市长的思路清晰且具有前瞻性,一下子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之前在这些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尝试,但力度不够,方法也不够系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林小满又将话题转向生态保护方面,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张县长、李副书记,咱们苍山县目前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李建民回答道:“林市长,为了加强生态保护,我们已经果断关停了一些污染严重、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小矿场,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排放。同时,也在积极推进矿山复绿工作,希望能够逐步恢复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但由于资金有限,在复绿工作中,从购买树苗、草种到聘请专业的绿化团队,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复绿进度比较缓慢。”

林小满神情凝重地说:“生态保护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再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科学的生态修复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

同时,要开拓思路,探索一些生态产业,比如将废弃矿山改造成矿山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生态修复,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会议结束后,林小满一行径直来到了苍山县的一个矿山。曾经热闹非凡、机器轰鸣的矿区,如今部分已经关停,显得格外寂静。只有一些废弃的矿坑和堆积如山的尾矿,见证着这里曾经的忙碌。

矿坑周围的土地裸露着,植被稀疏,一片荒芜的景象。堆积的尾矿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冷冷的光,仿佛在诉说着生态破坏的伤痛。林小满看着眼前这触目惊心的景象,心情格外沉重。

他缓缓转身,面色凝重地对张正明说:“张县长,这里的生态破坏确实比较严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修复阶段。我们要加快复绿工作的进度,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比如生物修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

张正明点头称是,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林市长您说得对,我们也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只是目前在技术选择上,我们缺乏专业的指导,比较迷茫,不知道哪种技术更适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

林小满思索片刻,坚定地说道:“我知道有几家在生态修复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科研机构,他们在类似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回头我帮你们牵线搭桥,邀请他们来实地考察,根据我们苍山县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离开矿山后,林小满一行来到了苍山县的一个农产品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各种农作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长势喜人。嫩绿的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农作物的芬芳。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强热情地迎接了他们,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