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剿灭了十余个土匪窝之后,刘勇强停了下来,再次跟当地士绅联系。这次他没有低姿态的主动上门,而是写封信派人送去。神奇的是,几个大的乡绅都来了,不但人来,还表示愿意提供给养,马屁话说了一堆。
陈维汉惊叹:“你怎么做到的?”
“抓住了他们的小辫子而已。”
本乡本土,大乡绅基本都跟土匪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恶劣的直接养匪为患,老实的往往也给过土匪买路钱之类的。这都是把柄,刘勇强抓住之后,将最恶劣的一批证据直接交给刘云樵,刘云樵派人直接抄了三家豪绅的家。剩下情节轻的,刘勇强写信附进去,一个个就乖乖的来了。
刘云樵杀的那批,吓到了他们。
有了士绅阶层或许不情愿的配合,剿匪工作立刻就轻松了起来。因为他们维系着乡村基层秩序,基层秩序中如果没有土匪的生存空间,匪患是不会平息的。只有让普通的土匪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土匪存在的土壤才能被清除。
之后刘勇强开始更高烈度的扫荡匪巢,太平军带来的广西、湖南和江西籍土匪,能收编就收编,不能收编的肯定是负隅顽抗被消灭的。
收编的土匪再去打土匪,以匪治匪,邵武府的匪患也快速平息。
只是收编的土匪太多了,清剿完邵武府的土匪,刘勇强收编了三万太平军匪军,其中青壮不过万人左右,其他是女人和孩子,至于老人则较少。
这么大股的太平军匪徒,让刘云樵担忧不已,担心弹压不住,会降而复叛,但集体屠杀的话,他这个文官又下不了决心。大多数读书出身的文官还是比较心软的,曾剃头毕竟只是少数,而且曾国藩还引起了整个湖南读书人的排挤。
刘云樵也没有好办法,这些人融入不来本地的社会生活,甚至语言交流都不太顺畅。尝试跟江西官府沟通,想将这批人发还原籍,江西巡抚坚决不接收,而是建议福建就地安置。都不想要这批匪徒。
最后刘云樵直接将难题抛给刘勇强,让他想办法妥善安置,一定要保证能够弹压,不能让他们再次作乱。
正中刘勇强下怀,收编这些人的目的就在于此,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在闽赣边界,也就是武夷山区,划出一些无主的荒山给他们开荒种茶。有了营生也就不会乱了,另外,靠近江西,一旦将来江西恢复稳定,可以接收了,还是发回原籍更稳妥。
刘云樵接受了这个建议,惠而不费,荒山还不多得是。甚至允许刘勇强去自选,只有一个要求,不能扰民,不能侵占闽人田庄。
邵武府剿匪结束之后,刘勇强带着太平军余孽们进山开荒了,一举两得,科利要的茶园也有了,写了封信过去,告诉他可以过来验收资产了。
刘勇强选的地方能多偏就多偏,尽量远离官道,要道。全是一些从深山老林里挑出来的能种茶的低矮丘陵,就算茶树种成功了,想要把茶运出去都费劲,不修好路,这里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开发。
至于能不能修好路,就看科利的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