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见面之后,李鸿章一个劲的夸赞刘勇强能力不俗,将道听途说的一些刘勇强的事迹吹捧了一番。最后说刘勇强屈就一个盐运使是埋没人才,刘勇强应该有更重要的职务,虚情假意表示,他这个巡抚当得很不称职,如果刘勇强愿意屈就,他愿意让贤。
如果是一般人,被这么一说,立刻就会觉得李鸿章礼贤下士。
刘勇强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想拉拢他,可却没有足够的筹码。也就是李鸿章,当初左宗棠可是直言不讳问刘勇强愿不愿意加入楚军,大言不惭保举他做巡抚。李鸿章开不出足够的条件,也没左宗棠那么有自信。刘勇强已经是盐运使,这不是一个小官,李鸿章一个巡抚也不可能给更高的位置,所以只能在态度上弥补。他说的退位让贤,也就是说说。
刘勇强笑道:“朝廷的官职怎能私相授受。李大人好意,在下心领了。”
李鸿章叹道:“本府这个巡抚坐的实在烫屁股,文不能运筹帷幄,平抚地方,武不能纵马杀敌,剿灭祸乱。不怕刘大人笑话,皆因拜入曾帅幕府,得曾帅抬举。刘大人实在是——哎!”
他叹息一声,刘勇强明白了,这家伙铺垫了这么多,意思就是说刘勇强没有一个靠山,所以当不了大官。现身说法,搬出曾国藩来为自己背书。
正常的剧本,此时刘勇强应该表现出委屈,然后委屈表示对曾帅仰慕已久,可惜一直无缘相见。此时李鸿章主动表达引荐之意,将刘勇强收归曾门,帮自己做事。
可刘勇强从没想过要拜入曾国藩门下,反而一直将湘军集团当做潜在的对手,要不是知道曾国藩这个人太懂明哲保身之道,打下南京及时收手,裁撤了湘军。他肯定不愿意卖军火增强湘军的实力。
见刘勇强没有表示,李鸿章大概猜到刘勇强的心意了,他肯定也打听过刘勇强跟福建李家的关系,知道刘勇强有靠山。假如只是为了做官,李家也能帮得上忙。他却没想过刘勇强要造反,在这种目标下,李家非但做不了靠山,反而是绊脚石,已经砸了刘勇强一次。如果不是李廷钰意外死了,也不意外,都七十了,李廷钰不死,麻烦就大了,老李在福建整编出团练,肯定能成为跟湘军集团分庭抗礼的势力,刘勇强很可能被老李压的死死的。
李鸿章终于说明了来意,表示他十分仰慕刘勇强练兵的能力,特来请教一二。
李鸿章明显看出,不可能请出刘勇强加入他麾下了,只能交流一下,能学多少,学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