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阿斯本舰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廷花费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筹备,瞬间就拥有了全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刘勇强不由有点担忧,他的基地在福建,有这支舰队,清廷就能封锁他。所以他密切关注这件事,直到曾国藩强烈反对下,清廷裁撤了这支海军,所有舰船拖回英国伦敦拍卖。

刘勇强立刻给伦敦拍报,让科利的哥哥想办法帮忙拍下其中的两艘主力舰,他的预算是50万两。

直到这件事尘埃落定,刘勇强才打听到详细过程。

李泰国回国度假,北京条约签订后,鸦片战争期间,在北京城主持大局,负责跟洋人沟通谈判的恭亲王奕欣掌握了权力,在北京期间,他得到了被皇帝抛弃在北京的文武大臣的支持,可以称之为北京派。咸丰之后一直不回京城,因为他带去了肃顺等军机大臣不愿意让他回来,担心回京后被恭亲王侵占他们的权力。可咸丰在受到一系列刺激,在木兰围场又疯狂纵欲,破罐子破摔,竟然把自己弄死了。

死前设计了一个复杂的权力结构,濒危之际,肃顺劝咸丰杀了慈禧,因为主幼母壮,不是社稷之福。咸丰宠信慈禧,在木兰围场甚至已经开始让慈禧帮忙批阅奏折,舍不得杀,反而要保。担心肃顺这些大臣欺凌孤儿寡母,留下了两枚大印,一枚给慈禧,另一枚给正宫太后慈安,下遗诏,重大旨意,必须有两宫同时盖印才能生效。又立了八个顾命大臣,让肃顺不能专权。

这样的设计,不能说咸丰不懂权力,他还是懂制衡之道的,清朝的皇帝在咸丰之前,教育都非常严格。道光甚至因为当时唯一的儿子顶撞老师,一脚把儿子踢死了,晚年才生下了咸丰和奕欣,所以咸丰当皇帝时很年轻。

败就败在这个年轻上,年轻就没有经验,胆子还很大。懂一点就以为全懂,所以才敢设计出这么复杂的权力制衡结构。这让顾命八大臣和两宫太后立刻陷入权力斗争中,失去了对江南汉人集团的压制。接着两宫联合恭亲王的北京派,发动了辛酉政变,在皇帝死后,清洗了八大臣,清廷进入了叔嫂共治的统治时代。

恭亲王是个洋务派,人称鬼子六,老早就有这外号,因为他跟洋人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