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有利的大环境

同时为了继续打击印度茶,在得到福建内政势力同意开放的台湾,刘勇强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英国资本投入台湾茶园的开发。历史上,日本甚至通过对台湾茶的开发,一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高效的管理,台湾茶的产业可以做的很大。结合刘勇强对福建茶的合理开发,应该能垄断这个行业。

英国资本趋之若鹜,因为不是所有英国资本都有资格在印度发展茶叶的,以前是东印度公司垄断的,台湾开放给了这些渴望进入这个有利可图的产业的资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数个大资本联合进行了考察,发现台湾许多地方的条件比刘勇强给科利那些太平村深山更适合开发大规模茶叶种植园。

那些深山,即便是21世纪,估计也人烟罕至。可台湾山脉坡地,只要修了铁路,就能大规模种植茶园。一年时间发放了三个十万亩茶园的许可证,允许英国资本包山种茶。

另外英国人修建的福州到延平铁路预计今年年底就能通车,整整修了三年,而法国人承建的哈大铁路明年就能修通,两条线长度相差好几倍,不是英国人不努力,而是福建修铁路实在太难了。山区本身技术难度就大,沿途老百姓阻工,当地政府不配合征地,修修停停。不过一旦通车,福建茶叶的成本优势还将进一步提高,更有国际竞争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可惜英国的纺织品没有打开福建市场,轻薄舒适的英国纺织品,不受老百姓欢迎,培育市场消费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弄不好得一代人。

但闽辽两省大量进口英国优质钢铁,因为要造铁甲舰,拿美国人订购的战船练手之后,香港的科利造船厂已经拥有的制造铁甲舰的丰富经验。培养出了一大批华洋技术工人,工人总数达到了一千人,绝对的东亚第一造船厂。

而且刘勇强还投重金,给他们打造了一个技术水平更高的达利安造船厂,就设在大连。新厂设备已经在安装中,聘请了大量法国顾问。为什么不请英国人?因为英国人傲慢,不肯帮助闽辽建造军舰,只接受直接在英国制造,刘勇强为了引进先进技术,提出了很大的优惠条件。比如建造四艘最先进的大型主力铁甲舰,两艘可以放在英国,两艘由英国出技术人员帮忙在大连建造,但英国人不同意。

法国人同意,因为这两年刘勇强也把法国人喂得很饱。虽然法国也没能打开闽辽的丝织品市场,但从战后的旅顺要塞开始,先后投入了600万两银子巨款建造这座亚洲第一要塞,法国人是总承包商。达利安造船厂就是给旅顺军港配套的,工厂造价一百多万两,包含在那600万两总造价中,大量采购的是法国机器设备,包括一台法国人自称世界第一个的50吨级蒸汽锻锤。

之后就是哈大铁路的修建了,找法国人的原因还是法国事少,英国人事多,提的额外要求多。又是提矿权,又是要运营,这是一条有军用战略价值的铁路,刘勇强可不想被英国人控制。法国人愿意承建,只赚点工程款,每公里报价4万两,自然就交给法国做了。这条近千公里的铁路,铁路建造及附属的车站、维修厂等,总共花掉了5000万两的巨款,法国人自然赚的盆满钵满。

法国人也更有诚意,上千铁路运行人员被送去法国学习两年,实习一年,回国就能把这条线撑起来。其实这种事法国不干,美国人也愿意干,赚钱的事儿谁不乐意。也就是英国,财大气粗,总想着加一些附加条款,类似后世的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