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去东北骑马

此时英国人已经开始担忧德国一家独大了。

“你们怎么看这个新生的德国?”

刘勇强试探道。

公使耸耸肩,什么也没说,很谨慎,或者很矛盾。

对于这个新建立的欧洲中部强国,欧洲人还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他。因为这个强权,英国人现在依然有求于俄国。他们默认了俄国大规模修建海参崴要塞的行为,海参崴已经取代庙街成为俄国新的太平洋海军基地。俄国还不断往远东输送人口,那么庞大一个帝国,每年流放个几千上万人到远东不是什么问题。

再有十年时间,刘勇强再要攻打海参崴,可就要面对十万以上的俄军了。十万俄军防守要塞,想想都让人头疼。而一切都要归咎于眼前的英国人。

“贵国的外交政策连续性真的让人头疼,你们这样是不会有长远的朋友的。”

公使也不知道刘勇强说的到底是对待普法的态度,还是对闽俄的态度,但他都是一个答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是吗?”

“你们信奉的信条真是真理啊!”

刘勇强挖苦道。

利益是永恒的,可目光是短浅的,短浅的目光怎么看得到长久的利益呢!

不过只看眼前,又何尝不是一种务实,把眼前的每一步做好,长久以后便不会差。

这趟旅程,刘勇强都没下火车,他知道他在民众面前不受欢迎。所过之处他看到了大量印刷品,都是宣传放脚的,上面被人涂满了污言秽语,什么‘无父无母’之类的话;看到了巡逻在城市街道上的女兵,看到了老百姓对她们指指点点,敢怒而不敢言的场面。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偶尔能看到七八岁到十几岁的女孩在街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