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巴尔干危机

此时各方都在施展外交手段,英国人不反对希腊吞并阿尔巴尼亚,甚至吞并整个阿尔巴尼亚都没问题,只要不给保加利亚;奥匈坚持不允许塞尔维亚得到出海口,这也是塞尔维亚和黑山迟迟无法合并的原因;保加利亚有俄国撑腰,加上独立抗住奥斯曼帝国几十万大军的火力打击,甚至反攻下了亚得里亚堡,即将兵临伊斯坦布尔才迫使奥斯曼帝国认输的实力,保军决定开进阿尔巴尼亚。

危机加深了,英国已经做好随时下场的准备,之前不断跟奥匈沟通,希望奥匈可以支持塞尔维亚继续占领阿尔巴尼亚北方。奥匈却在威逼塞尔维亚退兵,因为塞尔维亚一旦得到了出海口,将不再依赖奥匈帝国。现在塞尔维亚是一个穷困的农业国,经济支柱是向奥匈出口生猪,一旦有了自己的出海口,说不定贸易就转向了,经济上的独立,迟早会带来政治上的独立。所以哪怕塞尔维亚的王室,米兰家族是奥匈的一条狗,他也不能让狗吃的太饱。

面对保军进入阿尔巴尼亚的情形,千钧一发之际,塞尔维亚竟然政变了。

国王夫妇,米兰二世被军队少壮派枪杀,政府高层显然知道这一切,因为他们从容不迫的接管了局势。有证据显示,国王的王宫卫队参与了这起政变,政变极其残忍,年轻的米兰二世甚至被开膛破肚。

这位国王是那个十年前打算入侵刚刚建立的保加利亚的米兰一世的儿子,他爸爸并没有死,但因为被保加利亚大公巴滕贝格暴打,回国后不被接受,挣扎了几下后,在各方势力的妥协下,他以让儿子继位的条件宣布退位。

小主,

米兰二世继位,依然是亲奥匈的。因为奥匈几乎是他们的保护国一样,要不是奥匈的保护,塞尔维亚绝不可能在巴滕贝格带领下的保加利亚大军面前全身而退。但塞尔维亚已经是一个独立半个多世纪的成年民族国家了,虽然国力不强,但民族主义情绪很强,这股情绪本就是他们得以立国的最大支撑力量。有一大批民族主义军官和改革派都对奥匈帝国不满,只是米兰家族挡在了这股不满的力量面前。米兰一世之所以带着体系完整的民族国家军队,却打不过连军官都是临时任命的保加利亚军队,就是因为他的军官其实不怎么认可他。后来他被迫退位,则是因为民族意识的官僚集团反对他。要不是这个时代,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国王,塞尔维亚人早就废除米兰家族了。

现在一场大战,终于为塞尔维亚争取到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米兰家族却打算屈服于奥匈帝国的淫威,让军队撤回来,这能忍?

所以青年军官刺杀了他。民族官僚掌权,宣布建立临时政府,接管全部权力。

紧接着断然拒绝了奥匈的要求,宣布塞尔维亚军队一步都不会撤。

塞尔维亚民族政府的强硬态度,得到了底层民众,民族主义势力的支持。但奥匈怒了,通过上次战争,奥匈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不能打,奥匈自己也知道自己似乎不能打,但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不能打,上次的对手可是俄罗斯,输了不丢人。我抵不过俄国,我还打不过你塞尔维亚吗。

于是奥匈军队开进了塞尔维亚,巴尔干战争的下半场开始了。

英国人发现,他暂时还不用下场。因为奥匈的对手是塞尔维亚,等他们打完在看情况。

密切关注巴尔干局势的刘勇强第一时间接到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