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英军傲慢无比,国力强盛如英国,很难不傲慢。哪怕是知道自己相对衰落的英国政客,也都认为自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帝国,大英帝国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包含印度),世界第一大领土国(包括殖民地),有世界第一强大的海军,有什么理由不傲慢呢。至于陆军,那不是随时可以召集的消耗品吗?
十万英军登陆南非,开始朝布尔人国家挺近。
英军气势如虹,布尔人也不怂,反而主动出击。
布尔人其实没有正规军队,都是民兵,他们每个镇都有100到150人的民兵队,基层军官由士兵推举产生,战友都是同乡,熟人,凝聚力极强,有点南非湘军的味道。在保家卫国的情绪激励下,士气极高。
军事素养方面,或许无法跟职业军人构成的英军相比,但也不是乌合之众。布尔人从小接受军事训练,人人持枪,善于骑马,每个成年人都是合格的骑兵。
所以布尔人相比英国,机动性更强,运动战中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虽然都是不影响大局的小战斗,可此时整个欧洲都驰援比尔人,许多国家,比如荷兰、比利时这些跟布尔人同民族的国家,甚至有很多志愿者前往非洲当志愿者,加入布尔人军队。大英帝国的外交从未如此失败过。大英帝国习惯了拉拢盟友以多打少,这是极少出现的,英国孤军奋战的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面对布尔人,英国人也不在乎欧洲国家的批评,持续增兵,稳步推进。
在绝对实力面前,布尔人的城市一座座陷落。英军的胜利一个接一个,只是取胜的代价越来越大。布尔骑兵采取的游击战术,让英国人烦不胜烦,他们不得不将大炮放到火车上,这样才能一点点依靠铁路前进,前进的同时还得一点点修复被破坏的路线。
越推进,成本越高。布尔游击队也时不时打下一两个英军据点,第一年,就有一个英国大贵族出身的随军记者被俘虏,但这个年轻人一个月越狱跑了,名声大噪,这个人叫做丘吉尔。
刘勇强觉得这是一场代价高昂,但又意义重大的战争,如果换做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避开这个坑。南非的黄金在金本位时代是无法拒绝的礼物,布尔人的不合作就成了任何控制南非的势力无法容忍的态度。英国人打布尔战争,甚至比美帝打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理由还要充足,因为相对于那里的石油在石油时代的地位,此时南非的金矿则是无与伦比的,这座金矿占据了世界已知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黄金总产量的28%。
可以说,法国人得到这里,法郎就能成为跟英镑竞争国际货币的有力竞争对手,德国占领这里,金马克就真的是金马克,美国夺取这里,美元将提前半个世界得到美金称号。这里是英国金融业无法割舍的圣地,英国金融业的标志,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里投资了1200万英镑。除了兰德金矿,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海外最大的投资就是苏伊士运河了。兰德金矿,对英国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堪比苏伊士运河。一个流通的是商品,一个流淌的是金钱。
历史上,英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清空了国库的黄金交给美国人买武器。为了让美国参战,几乎是美国要什么,英国就给什么,美国人要英国在美国的投资,丘吉尔强令英国资本家贱卖了在美国的资产,甚至美国人要英国的海外军事基地的时候,英国人将一百多座基地交给了美国换了一些破旧驱逐舰。可当美国人想要南非金矿股份的时候,英国人拒绝了。英国人卖掉了全部可卖的资产,唯独没有卖掉这座金矿。
“到底还是打起来了。假如英国人长期陷在这里,对世界局势有什么影响?”
刘勇强感叹一声,他知道英国也没办法,这里对英国太重要了。
只能召集军政大臣商讨,群策群力,拾遗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