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奥匈帝国的目标

刘勇强感叹。匈牙利是面子,有了匈牙利,奥匈的人口,军队规模在纸面上就很可观。可里子还是奥地利本身,单独一个奥地利加其他领地,足以保证奥地利的硬实力。

“拆分匈牙利的话,有可能崩溃。匈牙利掌握在马扎儿自由党手里,铁板一块。踢走他们的话,或许暂时没有这么棘手的内疮,但波西米亚人呢,他们要是也想离开,奥匈就得割走富庶的捷克、加利西亚等地,军工生产立马丢失。克罗地亚人会不会也想离开,那么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也没有了,仅剩一个奥地利只能困守阿尔卑斯山,除了向北投靠德国,没有任何出路。”

刘勇强叹息一声,这个多民族缝合起来的架子真是一推就倒,哪哪都不敢轻易触碰。还是欠缺一个主体民族的硬伤,奥地利人太少了。当初要是能留下巴伐利亚等大邦国,局势会好很多。

塞尔维亚崩溃之后,奥匈没有继续作战,而是占领贝尔格莱德和黑山。他是向意大利宣战,又没有跟英国开战。

这又是一个纠结的点,因为奥匈跟英国没矛盾,这场战争甚至不能算是几个军事同盟之间的战争。奥匈参战了,德国参战都没方向,因为他跟奥匈的条约是防备法俄的,俄国现在在跟奥匈并肩作战。法国那更没理由参战了,法国战略十分清晰,因为他最大的矛盾是确定的,那就是德国,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天不收回来,就像大汉没有珠三角。法国跟英国也有矛盾,但矛盾不是争夺印度这样的核心矛盾,就不会造成战争级别的冲突。所以他也不可能为了俄国下场跟英国开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俄国也不敢让法国参战,因为各国的军事同盟都有条款,如果一方遭受敌方两国的同时攻击,条款就启动了。拉法国参战,意味着俄国将在东方跟大汉参战,得不偿失啊。

所以俄国宁愿单挑英国,这本身就是俄国外交一直追求的机会,只要不被群殴,俄国就是外交胜利。

奥匈占领塞尔维亚之后,俄保联军南下,集中兵力很快就攻占了亚得里亚堡。要塞确实能占据优势,但是有上限的。在俄国人的,美式重炮轰击下,很快就被攻陷,通往伊斯坦布尔的大门打开了。

“美国人向俄国提供了大量军火。”

上次大汉的大客户这次一直没有下订单,刘勇强还奇怪,以为俄国的军工生产能力这十年来有了长足进步,没想到俄军中突然出现了大量美械装备。不从大汉购买,或许也跟英汉同盟有关,万一大汉参战,下的订单转身就供给大汉军队了,可能连订金都收不回,还是美械稳当。

“俄国可能在北美问题上,跟美国达成了协议。”

俄国代管的是爱荷达州,是个不错的地方,斯内克河谷平原广阔,山地三州5000万亩耕地中,这里占了3000万亩。不过俄国对移民没兴趣,他更愿意推动解放的农奴去西伯利亚。而且土地都被汉人和印第安人占据,俄国的经济开发能力有限,开发程度甚至不如在内华达挖矿的意大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