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勇强顶着银行业的巨大压力,继续跟印度三哥一起坚守银本位体系。
坚持了十年,现在终于有点顶不住了。因为大汉货币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国际贸易中根本没人接收大汉纸币,因为预期都是贬值的货币谁会收?外贸都要求用黄金或英镑结算,大大影响了大汉的国际贸易。
于是在银行业一再要求下,摆平国内外各种矛盾之后,刘勇强决定启动金融改革。正好国家统一,一并将大清境内的银本位也掰直过来。
立刻以现行汇率,将1大汉两从兑换1两纯银,改为兑换等价的1.18克黄金。1汉两等于0.8美元,美元废除银本位后,规定等于1.5克黄金。在二十年前,1两还有1.5美元,近乎打了个半折。
改革的阵痛立刻就开始出现,白银价格进一步暴跌,内地还没习惯放弃用现银的地区,遭受沉重打击,手里的银子越来越不值钱。晋商票号遭受了沉重打击,许多票号甚至因此关门倒闭。上海金融市场疯狂抛售白银,银价不合理的暴跌,只能出手干预,要求科利银行采购大量白银,他能接受每年百分之十的跌幅,至少稳定十年。
还好战争前期卖军火给英国,攒下了10亿英镑外汇。近十亿英镑外汇砸进市场,才平息了白银暴跌的局面。
这一次大汉抛弃银本位,其实对南美经济是一个巨大打击,因为最近二十年来,南美地区发现了多个产量巨大的银矿,墨西哥、玻利维亚等国的银矿开始用工业方法生产,一年的产量顶的上以前的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国际银价暴跌,其实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净损失。
对内还有一个好处,即便是最保守的老地主,也发现挖坑埋银子不保值,开始存纸币,存入一个个熟人开办的乡村银行,白银快速退出千年流通历史。
工商业必不可免的遭受巨大冲击,刘勇强一度觉得得不偿失,纯粹有利于上海金融业,虽然这个产业很重要,是经济发动机,可这场改革唯独肥了大量银行,因为他们最懂这个,早就将资产转为黄金计价的货币,结果一轮风波之后,他们的资产有的甚至翻番,等于金融业割了所有还习惯于白银交易的韭菜。
从此大汉两彻底融入国际金本位一员,各国货币全都用黄金计价,英镑最值钱,1英镑等于7.322克黄金,其次是美元1.505克,汉两1.188克,精确到小数点,不敢取整数,因为现行汇率哪怕一个百分位的变化,那都是数以千万的损失。其他国家的货币,普遍没有超过1克黄金的,德国马克0.358克,法国、瑞士、比利时、卢森堡都用法郎0.290克,意大利里拉也是0.290克,俄国卢布0.774克。
全世界进入大炮巨舰时代的同时,在新世纪也进入了金本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