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巴黎被攻占,英军开始疯狂冲击德军防线,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
“英国人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前线汇报,英军战术十分僵化,还是老一套的步炮配合突破,现在这套战术,已经很难起到作用,因为战壕工事都开始重视防炮能力。一个个战壕修的跟上甘岭似的,让进攻变成噩梦。
德国的炮兵则演化出各种战术,什么弹幕压制,徐徐推进。德军可以在弹幕前200米的距离发起冲击,趁法军来不及重新回到机枪阵地前夺取战壕。英军却是老一套,炮火准备后,步兵开始有条不紊的冲锋,十年前用来打火力薄弱的俄军好事,对上德军等于自杀。
唯一可取的就是英军的训练水平,他们用李恩菲尔德步枪进行的高速精准射击,甚至堪比机枪。
“英国人太傲慢。我了解他们,海军看不起陆军,英国陆军又看不起大陆国家的陆军。英国陆军认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军人,德国、法国的义务兵不过是一群农民、工人。”
欧朋远对英国陆军评价道。
何连胜摇摇头:“民兵?欧洲只有德国陆军有日常展开大规模野战突击训练的项目,哪怕是预备役部队,每年也要集结一次进行突击演习。”
英国人的傲慢很快就吃到了苦果,在德国二线部队防守的战壕前,他们二十万精锐,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自杀,伤亡超过6万后,不得不退却休整。
好在他们高昂的进攻精神,成功拖住了部分德军,让法军得以喘息,调整防线,终于稳住了南方,将德军阻挡在马恩河以北,没能彻底合围巴黎。
“陛下。德军退了。”
“也该退了。在打下去,反倒是德军要陷入混乱。这本就是冲着决战而打的一场突击,突击失败,必然要后退。稍有迟疑,就会陷入反包围之中。可惜施里芬再次折戟巴黎城下,这场战争德国已经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