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战争第三年

来自乡村的贫穷士兵们休假,并不是想拒绝战斗,只是在休假期间,他们才能感受到一种叫做‘人’的尊严。只有在巴黎的夜场中,才能感受到人类的文明。十公里之外的世界,那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战壕和禁区构成的世界,太让人绝望。

那些能够在军工企业上班,拿着数倍战壕士兵工资的工人,那些能够从国防部拿到军事订单,赚的盆满钵满的商人,他们一个劲的歌颂战争的伟大,廉价的为士兵的付出奉上赞美之词,却没人去考虑士兵怎么想。

毒气战此时爆发,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面积崩溃。

法军已经彻底顶不上去了,此时英国站了出来。一个叫做劳合乔治的家伙当上了陆军部长,之前他已经在临时成立的军需部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劳合乔治在英国工人中拥有崇高的威望,他出身工人阶层,总是想办法为工人争取利益,是工人的代表。战争之前,他作为议员提交了预算案,将海军军费和工人的福利费用绑定,在海军得到大量军费的同时,终于让工人得到了少量福利补贴。

可是战争一爆发,劳合乔治换了个人一样,以前他为之争取的休假制度,八小时工作制统统要为战争让路。因为他在工人中的威望,让他说服了工会加班加点,保证了英军的军火生产。现在他当上了陆军部长,因为英国那些政客需要他去干一件别的贵族都不敢干的事,动英国募兵制的蛋糕。

劳合乔治强硬的态度和热情的游说起了作用,英国及时通过义务兵役制法,所有年轻人现在都需要走上战场了。

大量英国新兵及时顶上,填满了战壕,才没让总崩溃出现。但接下来的战斗主力,从法军转向英军。

在法国还有第三股力量,200万日军,此时已经伤亡过半,但还能坚韧的守着战壕。某些地方,甚至充当了中坚力量。

除了200万军人外,日本为这场战争付出的要多的多,在法国多次请求下,日本又派出了100万劳工,进入法国的农场工作,替换出了100万法国农民参战。

毒气战在东线制造了更大的伤亡,因为相比英法军人,俄军士兵素质更低。各国统计的文盲率,日本只有2%,美英法三国统计是0,美国的数据不可能是真的,他每年上百万移民呢。但俄国人统计的60%文盲率绝对是真的,因为俄国的统计标准比谁都低,只要一个农民能念通一篇文章,不需要会写字就不是文盲,而其他国家通用标准都是读写能力,既要能读,还要会写才不算文盲。大汉的文盲率前几年一直超过10%,让刘勇强耿耿于怀,下了大力气才降到5%,很多原因是大量家庭不支持女孩读书。

如果按照通行标准,俄国人的文盲率很可能高达80%,这样的文化素质,让他们在面对毒气战的时候,更多是茫然。成片成片的俄国人在烟雾中死去,而英法已经快速普及了湿毛巾临时措施,士兵可以在毛巾上撒尿捂住口鼻躲避毒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知者无畏,俄军的无畏精神甚至要高于德军,当一次德国人释放毒气后,冲入俄军固守的要塞,本以为不会遇到抵抗,就像之前无数次一样,可当他们冲入要塞后,看到了一百多个俄国士兵摇摇晃晃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口鼻留着鲜血,端起了刺刀……

毒气战并没有吓到敌人,只是把地狱带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