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稳定后的奥匈波斯帝国,四元结构平衡发展,战前就形成的波西米亚重工业,匈牙利农业,奥地利金融业体系没有破坏,原本贫瘠的斯拉夫地区也开始得到投资,工商业快速发展,借助欧亚大铁路和黑海贸易的便捷优势,跟多瑙河流域的巴尔干国家经济上快速融为一体。
连奥斯曼帝国,都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已经改名伊拉克的巨额石油利益,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世界经济度过战后扭转期,快速进入了镀金时代。
战争中一大批新技术快速推广开来,在最合适的地方红红火火。最合适的热土非大汉帝国莫属,电气化经过了初期积累,开始快速普及。广大乡村进入电气时代,无异于经历了一次动力革命,大量乡镇工业快速淘汰柴油动力以及更落后的蒸汽动力,转为电动驱动。在动力水平上弥补了跟大城市的差距,许多特色乡镇开始诞生不输给城市的活力。
大汉的城市化进一步得到扩张,六亿多人口中,有两亿居住在城市,享受到了新时代的便捷。城市形成的巨大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强有力的心脏。
全世界的新发明,新创造都能第一时间在大汉找到销路,德国人开始经营跨洋飞艇运输业务,一艘艘造型华丽的豪华飞艇,开始承担太平洋两岸的商业飞行,在别的地方不可能盈利的时候,这里已经能够收支平衡。
德国的化工产业被大汉商人引入,或者德资独资,或者合资,都能在这个开放市场上找到利润。合成氨技术带来的化肥工业,让大汉的农业更加发达。
像乡镇企业淘汰落后动力一样,汽车、汽船等新的交通工具,迅速走向燃油化,石油变得越发重要,几乎成为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的重要能源。
无数新技术在大汉的快速推广,让燃油动力、电气化和化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度改造了这个国家,六亿多人口的工业革命,需要的原材料,又形成了这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庞大市场。
国际联盟建立之后,加入了美国的门户开放理念,各国不再封闭殖民地,争夺殖民地的矛盾下降。相反是开发殖民地的热潮涌现,欧洲人在非洲大规模推广种植园经济,生产的各种原材料,比如香蕉、矿产大量出口大汉。
等到俄国内战结束,导师看到的世界,跟他战前在瑞士看到的世界,已经截然不同。此时他不需要通过报纸来吸收信息,广播将各种信息强行塞进他耳朵。所以他现在可以说,他接手的是一个一贫如洗的落后农业国,而不是那个曾经排名世界前列的沙俄帝国了。工业能破坏的已经破坏殆尽,农村因余粮征集制也变得十分萧条,农民手里没钱就买不了工业品。
导师可是很灵活的,新经济政策搞起来,开始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
于是连俄国也繁荣了起来。
对这个世界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大汉的皇帝,迟迟不能建立世界秩序的刘皇帝,刘大汗强烈不满。